第36章微笑阎罗
推荐阅读:七零军少夜夜宠温宁陆进扬、温宁陆进扬、玄幻:长生神子,证道何须退婚挖骨!、快穿:BE炮灰不按套路走、游侠青龙传、法兰西1794、三山阙、重生1982:从摆地摊开始走向巅峰、一鱼一酒一江湖,一妖一凰一天下、武道凌天、
每逢起乱子,大地主们要不前往县城、府城躲避战乱,要不修建高大堡垒、自己组织武装力量自救。
崇祯五年的湖广暴动,在朱顺明有心推波助澜下,躲藏在乡下村堡中的地主很难逃过劫难。
到县城府城中避难的地主在乡下的产业也难逃劫数,被破坏一空。吉王(就番长沙)在乡下的产业同样被劫掠一空。
朱顺明的新长沙卫战斗力强悍,又好欺负(朱顺明军队军纪严明,从不扰民,被认为是好欺负),众多地主、官僚齐聚府城衙门,向知府雷起龙和朱顺明施压,要求长沙卫立刻剿灭暴民,还长沙府乡下一个太平。
但凡大地主或多或少有一些背景。不进行官商勾结、不挖朝廷的墙角,地主们如何集聚土地?如何搜刮钱财?
因此,知府雷起龙对这些地主也只能好言相劝,不敢过多得罪。否则他在长沙府不一定待得下去。
“雷大人,朱指挥使,两位给个准数,到底要如何才能彻底平息长沙府暴民动乱?缺多少银子,在座的都凑凑,保证那些苦哈哈当兵的有足够的饷银。”
话的是李本平,秀才功名,李家家主。李家在长沙县、湘潭县周边有近十万亩水源充足的良田。
一个秀才当然不可能积累、拥有如此广阔的良田。李本平伯父是长沙府学政李震声,掌管长沙府上万学子的功名,他的话就连知府雷起龙都得思考掂量。
李本平读书不太行,但掌管庶务是一把好手。李家在他的操持下,日渐壮大,隐隐成为长沙府除吉王以下的第一大地主。
雷起龙笑呵呵道:“轮行军打仗,还是得看朱老弟。”
朱顺明正色道:“保家卫国是军人本色。就算没有军饷,军人也该为国尽力。”
“朱某入驻长沙卫以来,未曾拿过朝廷一粒米粮、一两饷银。但朱某毅然出兵,解了长沙府之围。现在朱某的兵忍饥挨饿,依然在外追逐剿灭暴民。”
“诸位,暴民难以剿灭,固然有朱某兵丁稀少、给养不足之故,但更多的原因是暴民衣食无着,不得不起来造反。要是大伙有衣穿、有饭吃,谁还会叼着脑袋造反?”
李本平摸不着头脑。这朱老九了这么多,到底是啥意思?是嫌给的银子太少?
“朱大人,卫所兵缺饷,咱们可以补上;缺兵,你可以招募。看你练兵有方,再招募五千新兵,足以解决长沙府的暴民造反。”
朱顺明笑道:“多谢李大人对朱某的夸奖和支持。朱某代长沙卫几千兄弟感谢诸位的慷慨解囊。”
“有几句话还要告诉大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大明北方烽烟遍地。何故?平民没饭吃。”
“今长沙府也有暴民暴动,表面上是因为天灾,闹得大伙没饭吃。细想一下,除了天灾,未尝不是人祸。”
“在座的诸位都是良田千顷、家财万贯,若能拿出部分粮食救灾,恐不会出现如今的局面吧?”
众地主面面相觑,不知这个朱顺明到底是何意思。难道他要给大伙上政治课?
李本平道:“朱大人,你有何要求就直,只要我们能做到,必定照办。”
“那我就直了,”朱顺明站起身,严肃道:“诸位世受皇恩,才积累下滔天家业。现如今朝政糜烂,地方饥民四起,边关战火不断。诸位为何不定期拿出部分财物,既可加强军备,又可救济灾民?如此,可彻底平息暴乱,诸位也可尽情享受生活。”
“诸位田产众多,商铺无数,想来拿出一成产出,无伤大雅吧?”
众地主顿时议论纷纷,李本平气得脸都绿了,雷起龙也被吓得不轻。这是要向官僚地主们收一成的税呀!这个朱顺明,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韪。
“不可能。”李本平斩钉截铁道:“太祖有云,皇族与士大夫同天下。《大明律》写得明明白白,举人以上士大夫无需缴纳税赋,秀才只需缴纳一半。姓朱的,你敢违抗太祖的古训?”
朱顺明笑了。不见棺材不掉泪呀。真当军队军纪森严就是好欺负?真当城里太平无事?
没有不流血的变革,没有不牺牲的更替。这些地主们被往日的荣光和奢靡遮住了眼,是该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朱顺明笑道:“建议,建议而已。诸位不认同,那就算了。多谢诸位送来的银两。朱某这就整顿军队,出城剿灭暴民反贼。”
李本平脸色稍微好转。这些臭当兵的,总是得寸进尺,不能给他们好脸色。
他从没想过,一个一两年能从平民爬到正二品都指挥使的家伙,能是好相与的吗?
………………
朱顺明行事干脆利,当晚就带着军队出城,一路往东而去。
李本平等人在城头看着军队远去,互相笑道:“这些臭兵丁,就是不能给好脸色。早知道如此,那些饷银也不该给。”
“就是,就是……”
很多时候,无知的人们把礼貌当成软弱,把退却当成懦弱,把隐患当成胜利,把危险当成笑料。
半夜,西门被偷偷打开,无数道黑影迅速涌入,在街角分成数队,分赴既定的目标。
很快,李家大院、杨家大院、匡家大院等长沙数得着的大商人大地主家响起惊呼声、打斗声、惨叫声……,甚至还有惊天的爆炸声,大半个长沙城都听得见。
“不好了,暴民打进来了……”
“快跑吧……”
“救命……”
大家躲在被窝墙角里,瑟瑟发抖,祈祷上苍。这些大地主,为何要将卫所兵赶出城去?有兵丁守卫,何来今晚之祸?
喊杀声越来越,慢慢沉寂下去,黑夜又恢复了平静,掩盖了一切罪恶。
人们好不容易挨到天亮,战战兢兢出门一看,没啥事,一切井然有序。
有大胆的人到李家等大院里一瞧,顿时苦胆水都吐了出来。惨,太惨了,满门抄斩鸡犬不留,到处四死尸,到处是鲜血,看不到一个活口。
盐商匡家院墙被炸开一个大洞,家丁横七竖八躺了一院子,家主匡衡更是被砍成十七八块,像是泄愤。
每个受害者的院子大门上都写着暗黑色鲜血大字“杀人者史虎也”。
暴民杀进城来了。长沙民众一片混乱,胆战心惊。
雷起龙同样心惊。朱顺明的队伍负责长沙城守卫。虽然他的队伍出城去剿灭暴民,但他能不在长沙城留下足够的兵力?
悄无声息打开城门,有选择的杀人,天亮前撤退……整个湖广,有能力做到这一切的只有朱顺明。
这个新任长沙卫都指挥使,看着和和气气,没想到下手如此狠辣,贼心如此贪婪。他是要掌控整个长沙府呀。
雷起龙摸摸自己的脖子,感到一丝丝凉意。朱顺明能够对李家这样的大家族下手,而且下手如此坚决狠辣,如此不留余地,要是他对自己举起屠刀……雷起龙差点被吓尿。
朱顺明是被湖广巡抚方孔炤火线提拔为正二品都指挥使的。莫非方孔炤对自己不满?雷起龙打了个寒颤。
被吓尿的不仅雷起龙。长沙城中幸存的地主官僚们一个个吓得面如薄纸。
白天才撕破脸,,晚上就杀人放火,凡是反对朱顺明反对得坚决的大户人家,全都被杀绝,鸡犬不留。
想到朱顺明被拒绝后依旧笑呵呵的神色,想到尸横遍野惨状,大伙越想越害怕。
就连李家这种在长沙府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在万千士子中有着崇高地位的家族,下手都毫不留情。这个武夫,太……吓人了。他就不怕朝廷降罪?
………………
面对妥协的商人地主,朱顺明依旧笑呵呵,丝毫没有志得意满或盛气凌人的样子。
但他的笑容看在众人眼中,如同阎王的微笑,一个个吓得不敢大声话,更不敢同他唱反调。朱顺明什么他们就应承什么。
笑面阎罗朱魔王一时成为长沙城上层社会不能杵逆的存在。在心里层面上,朱顺明已经统治了长沙城。
趁热打铁,朱顺明一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长沙城的税制,一方面大肆募兵,扩大长沙卫的兵力。
雷起龙摸不清朱顺明的底子。在他心中,一定是巡抚方孔炤对自己不满,派出朱顺明来架空自己。自己顺着他来还好,最多当个有名无实的知府。要是敢阴奉阳违、甚至明着当出头鸟,等待自己的怕是考核下下等、贪污受贿罪名、或者深夜被“暴民”满门抄斩。
借着湖广巡抚方孔炤的名头,助推因天灾而无法生存的难民起事,凭借在城步、武冈一年多积累下的财力军力,依仗“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指导思想,朱顺明悍然行事,果然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掌控了长沙城。
造势、借势、因事成事、自身过硬,才造就朱顺明在不到两年里从地主到流寇再到二品大员的蜕变。也只有在大明崇祯年间吏治败坏、朝政糜烂的年代,才可能出现这样的奇迹。
借助方孔炤的名头和手头的兵力,朱顺明掌控了长沙府。随后他开始有条不紊的往长沙府周边扩展。岳州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荆州府、承天府,加上朱顺明的大本营宝庆府,都先后全部或部分明里暗里入朱顺明的掌控。
有了湖广南部大部分鱼米之乡,朱顺明已经具备了与天下群雄角力的基础。
但朱顺明深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重要性,更知道“名正言顺”对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性。他还需要积累力量和声望,等待合适的时机。
崇祯五年的湖广暴动,在朱顺明有心推波助澜下,躲藏在乡下村堡中的地主很难逃过劫难。
到县城府城中避难的地主在乡下的产业也难逃劫数,被破坏一空。吉王(就番长沙)在乡下的产业同样被劫掠一空。
朱顺明的新长沙卫战斗力强悍,又好欺负(朱顺明军队军纪严明,从不扰民,被认为是好欺负),众多地主、官僚齐聚府城衙门,向知府雷起龙和朱顺明施压,要求长沙卫立刻剿灭暴民,还长沙府乡下一个太平。
但凡大地主或多或少有一些背景。不进行官商勾结、不挖朝廷的墙角,地主们如何集聚土地?如何搜刮钱财?
因此,知府雷起龙对这些地主也只能好言相劝,不敢过多得罪。否则他在长沙府不一定待得下去。
“雷大人,朱指挥使,两位给个准数,到底要如何才能彻底平息长沙府暴民动乱?缺多少银子,在座的都凑凑,保证那些苦哈哈当兵的有足够的饷银。”
话的是李本平,秀才功名,李家家主。李家在长沙县、湘潭县周边有近十万亩水源充足的良田。
一个秀才当然不可能积累、拥有如此广阔的良田。李本平伯父是长沙府学政李震声,掌管长沙府上万学子的功名,他的话就连知府雷起龙都得思考掂量。
李本平读书不太行,但掌管庶务是一把好手。李家在他的操持下,日渐壮大,隐隐成为长沙府除吉王以下的第一大地主。
雷起龙笑呵呵道:“轮行军打仗,还是得看朱老弟。”
朱顺明正色道:“保家卫国是军人本色。就算没有军饷,军人也该为国尽力。”
“朱某入驻长沙卫以来,未曾拿过朝廷一粒米粮、一两饷银。但朱某毅然出兵,解了长沙府之围。现在朱某的兵忍饥挨饿,依然在外追逐剿灭暴民。”
“诸位,暴民难以剿灭,固然有朱某兵丁稀少、给养不足之故,但更多的原因是暴民衣食无着,不得不起来造反。要是大伙有衣穿、有饭吃,谁还会叼着脑袋造反?”
李本平摸不着头脑。这朱老九了这么多,到底是啥意思?是嫌给的银子太少?
“朱大人,卫所兵缺饷,咱们可以补上;缺兵,你可以招募。看你练兵有方,再招募五千新兵,足以解决长沙府的暴民造反。”
朱顺明笑道:“多谢李大人对朱某的夸奖和支持。朱某代长沙卫几千兄弟感谢诸位的慷慨解囊。”
“有几句话还要告诉大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大明北方烽烟遍地。何故?平民没饭吃。”
“今长沙府也有暴民暴动,表面上是因为天灾,闹得大伙没饭吃。细想一下,除了天灾,未尝不是人祸。”
“在座的诸位都是良田千顷、家财万贯,若能拿出部分粮食救灾,恐不会出现如今的局面吧?”
众地主面面相觑,不知这个朱顺明到底是何意思。难道他要给大伙上政治课?
李本平道:“朱大人,你有何要求就直,只要我们能做到,必定照办。”
“那我就直了,”朱顺明站起身,严肃道:“诸位世受皇恩,才积累下滔天家业。现如今朝政糜烂,地方饥民四起,边关战火不断。诸位为何不定期拿出部分财物,既可加强军备,又可救济灾民?如此,可彻底平息暴乱,诸位也可尽情享受生活。”
“诸位田产众多,商铺无数,想来拿出一成产出,无伤大雅吧?”
众地主顿时议论纷纷,李本平气得脸都绿了,雷起龙也被吓得不轻。这是要向官僚地主们收一成的税呀!这个朱顺明,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韪。
“不可能。”李本平斩钉截铁道:“太祖有云,皇族与士大夫同天下。《大明律》写得明明白白,举人以上士大夫无需缴纳税赋,秀才只需缴纳一半。姓朱的,你敢违抗太祖的古训?”
朱顺明笑了。不见棺材不掉泪呀。真当军队军纪森严就是好欺负?真当城里太平无事?
没有不流血的变革,没有不牺牲的更替。这些地主们被往日的荣光和奢靡遮住了眼,是该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朱顺明笑道:“建议,建议而已。诸位不认同,那就算了。多谢诸位送来的银两。朱某这就整顿军队,出城剿灭暴民反贼。”
李本平脸色稍微好转。这些臭当兵的,总是得寸进尺,不能给他们好脸色。
他从没想过,一个一两年能从平民爬到正二品都指挥使的家伙,能是好相与的吗?
………………
朱顺明行事干脆利,当晚就带着军队出城,一路往东而去。
李本平等人在城头看着军队远去,互相笑道:“这些臭兵丁,就是不能给好脸色。早知道如此,那些饷银也不该给。”
“就是,就是……”
很多时候,无知的人们把礼貌当成软弱,把退却当成懦弱,把隐患当成胜利,把危险当成笑料。
半夜,西门被偷偷打开,无数道黑影迅速涌入,在街角分成数队,分赴既定的目标。
很快,李家大院、杨家大院、匡家大院等长沙数得着的大商人大地主家响起惊呼声、打斗声、惨叫声……,甚至还有惊天的爆炸声,大半个长沙城都听得见。
“不好了,暴民打进来了……”
“快跑吧……”
“救命……”
大家躲在被窝墙角里,瑟瑟发抖,祈祷上苍。这些大地主,为何要将卫所兵赶出城去?有兵丁守卫,何来今晚之祸?
喊杀声越来越,慢慢沉寂下去,黑夜又恢复了平静,掩盖了一切罪恶。
人们好不容易挨到天亮,战战兢兢出门一看,没啥事,一切井然有序。
有大胆的人到李家等大院里一瞧,顿时苦胆水都吐了出来。惨,太惨了,满门抄斩鸡犬不留,到处四死尸,到处是鲜血,看不到一个活口。
盐商匡家院墙被炸开一个大洞,家丁横七竖八躺了一院子,家主匡衡更是被砍成十七八块,像是泄愤。
每个受害者的院子大门上都写着暗黑色鲜血大字“杀人者史虎也”。
暴民杀进城来了。长沙民众一片混乱,胆战心惊。
雷起龙同样心惊。朱顺明的队伍负责长沙城守卫。虽然他的队伍出城去剿灭暴民,但他能不在长沙城留下足够的兵力?
悄无声息打开城门,有选择的杀人,天亮前撤退……整个湖广,有能力做到这一切的只有朱顺明。
这个新任长沙卫都指挥使,看着和和气气,没想到下手如此狠辣,贼心如此贪婪。他是要掌控整个长沙府呀。
雷起龙摸摸自己的脖子,感到一丝丝凉意。朱顺明能够对李家这样的大家族下手,而且下手如此坚决狠辣,如此不留余地,要是他对自己举起屠刀……雷起龙差点被吓尿。
朱顺明是被湖广巡抚方孔炤火线提拔为正二品都指挥使的。莫非方孔炤对自己不满?雷起龙打了个寒颤。
被吓尿的不仅雷起龙。长沙城中幸存的地主官僚们一个个吓得面如薄纸。
白天才撕破脸,,晚上就杀人放火,凡是反对朱顺明反对得坚决的大户人家,全都被杀绝,鸡犬不留。
想到朱顺明被拒绝后依旧笑呵呵的神色,想到尸横遍野惨状,大伙越想越害怕。
就连李家这种在长沙府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在万千士子中有着崇高地位的家族,下手都毫不留情。这个武夫,太……吓人了。他就不怕朝廷降罪?
………………
面对妥协的商人地主,朱顺明依旧笑呵呵,丝毫没有志得意满或盛气凌人的样子。
但他的笑容看在众人眼中,如同阎王的微笑,一个个吓得不敢大声话,更不敢同他唱反调。朱顺明什么他们就应承什么。
笑面阎罗朱魔王一时成为长沙城上层社会不能杵逆的存在。在心里层面上,朱顺明已经统治了长沙城。
趁热打铁,朱顺明一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长沙城的税制,一方面大肆募兵,扩大长沙卫的兵力。
雷起龙摸不清朱顺明的底子。在他心中,一定是巡抚方孔炤对自己不满,派出朱顺明来架空自己。自己顺着他来还好,最多当个有名无实的知府。要是敢阴奉阳违、甚至明着当出头鸟,等待自己的怕是考核下下等、贪污受贿罪名、或者深夜被“暴民”满门抄斩。
借着湖广巡抚方孔炤的名头,助推因天灾而无法生存的难民起事,凭借在城步、武冈一年多积累下的财力军力,依仗“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指导思想,朱顺明悍然行事,果然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掌控了长沙城。
造势、借势、因事成事、自身过硬,才造就朱顺明在不到两年里从地主到流寇再到二品大员的蜕变。也只有在大明崇祯年间吏治败坏、朝政糜烂的年代,才可能出现这样的奇迹。
借助方孔炤的名头和手头的兵力,朱顺明掌控了长沙府。随后他开始有条不紊的往长沙府周边扩展。岳州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荆州府、承天府,加上朱顺明的大本营宝庆府,都先后全部或部分明里暗里入朱顺明的掌控。
有了湖广南部大部分鱼米之乡,朱顺明已经具备了与天下群雄角力的基础。
但朱顺明深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重要性,更知道“名正言顺”对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性。他还需要积累力量和声望,等待合适的时机。
本文网址:https://zxxqy.com/xs/1/1291/6271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xxqy.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