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玺小说吧 > 科幻未来 > 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 > 第71章 借刀杀人,当年的秘辛

第71章 借刀杀人,当年的秘辛

推荐阅读:七零军少夜夜宠温宁陆进扬温宁陆进扬玄幻:长生神子,证道何须退婚挖骨!快穿:BE炮灰不按套路走游侠青龙传法兰西1794三山阙重生1982:从摆地摊开始走向巅峰一鱼一酒一江湖,一妖一凰一天下武道凌天

    眼前,
    模拟画面中,
    此时呈现出来的,并不是谢云海,率军与陈国交战的场景。
    而是谢云逸,身在洛京城,每天只能通过战报,知晓前线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内容。
    望着谢云逸脸上忧心忡忡的模样,
    高晚秋的表情也有些复杂。
    隐约间,
    甚至有些愧疚。
    虽然事情不是她做的,但对于当年的事情,高晚秋也知道一些秘辛。
    简单来说,
    就是谢家太耀眼了!
    巅峰时期,
    几乎把持了齐国大半的军队。
    尤其是到了谢云逸这一代,各个都在朝中身居要职,而且还都是战功赫赫,
    可以说,
    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权的存在。
    至于谢云逸父亲的告老还乡,包括所谓的身体有恙,其实都是借口。
    而长子谢云峰的死,
    明显是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
    不然的话,
    依照谢云峰的能力,在凭借合肥的地理优势,根本不可能败给陈国。
    很明显是有人,想要借刀杀人。
    但是!
    在这事之后,
    陈国却强行占据了合肥,不愿意归还。
    这件事自然惹恼了当时的齐国皇帝,因此面对执意要报仇的谢云海,非但没有进行任何制止,反倒是在背后给予大力支持。
    【前线传来急报,就在镇东军兵峰指向金陵的时候,宋军出兵截断了镇东军的后路,一时间镇东军进退两难。】
    【同一时间,陈国的使臣也来到了洛京,祈求于齐国议和,双方经过数日的商讨,最后以陈国归还合肥,并赔偿大量的金银珠宝、粮草为条件,换取齐国退兵,并归还此战侵占的领土。】
    【议和的消息传到镇东军大营,谢云海抗旨不遵,齐国皇帝连下十三道金牌,勒令谢云海退兵!】
    【最终迫于各方压力,谢云海率军撤退,回到洛京后因擅自调兵、抗旨不尊等罪名,被打入诏狱,你前往皇宫,恳求皇帝能看在谢家劳苦功高的份上,免除二哥的死罪。】
    【皇帝同意了你的恳求,但也革除了谢云海的所有职位。】
    【从那天起,你眼睁睁的看着二哥,一天天变得消沉起来,短短几个月间,憔悴的好像老了十岁。】
    【永昌五年,你的父亲因病离世。】
    【半年后,二哥谢云海也撒手人寰,曾经风光无两的谢家,如今只剩你一人。】
    【接连的重大打击,让你悲痛欲绝,往后三年的时间,你都在家中为父亲守孝。】
    唉......
    望着眼前画面,
    高晚秋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心中五味杂陈。
    她当然知道父亲的这般做法是因为什么,但对谢家来说,肯定是充满不公。
    对朝廷忠心耿耿,
    更是战功赫赫,
    最后却还要遭到背刺。
    但是!
    若是换个角度,以皇帝的视角来看,谢家的风光确确实实威胁到了皇权。
    功高震主!
    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古往今来不知道在多少战功显赫的将领身上,发生过了。
    尤其是跟随皇帝打天下的开国功臣,
    若是皇帝的肚量不够大,
    那么,
    这些开国功臣,恐怕真没几个能获得善终。
    ......
    【永昌八年,为父亲守孝结束后,你官复原职,继续担任骠骑将军的职位,只是你不再对战事感兴趣。】
    【无论是匈奴的袭扰,亦或者陈国的北伐,你对这些都漠不关心,每天只是按部就班的参加早朝,回家后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内。】
    【永昌十年,常星翰担任宰相之位,随后在常星翰的主持下,齐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减轻赋税、鼓励商业发展、整顿吏治、打击腐败,齐国的国力不断蒸蒸日上。】
    【永昌十二年,愈发颓废的你生了一场重病,最严重时甚至感觉意识都有些模糊,皇帝听闻之后,多次前来看望,并请来宫中的御医为你医治。】
    【在御医的医治下,你的病情逐渐好转。】
    【某天夜里,皇帝深夜拜访,并向你倾诉心中的苦闷,表示对于你大哥的死深感愧疚,但你始终一言不发。】
    【永昌十三年...】
    【永昌十四年...】
    从承光十二年起,往后近二十年。
    除了中间三年为父亲守孝外,其余的时间,谢云逸都在朝中担任着骠骑将军一职。
    就好像,
    这个职位,
    就是专门为他设立的一般。
    随着岁月的流逝,
    谢云逸也逐渐从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沉默寡言的中年人。
    在这期间,
    谢云逸除了每天上朝外,
    就是回到家中,教导自己的儿子练武、学习兵法。
    生活简单,重复。
    直到......
    【永昌十五年,江南大旱,江河断流、饿殍遍野,虽然丞相常星翰及时进行赈灾工作,但依旧有无数百姓饿死。】
    【永昌十六年,匈奴想要趁着齐国,因旱灾元气大伤之际,挥师南下,镇北军节节败退。】

本文网址:https://zxxqy.com/xs/1/1616/8516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xxqy.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