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模拟:李三元

推荐阅读:七零军少夜夜宠温宁陆进扬温宁陆进扬玄幻:长生神子,证道何须退婚挖骨!快穿:BE炮灰不按套路走游侠青龙传法兰西1794三山阙重生1982:从摆地摊开始走向巅峰一鱼一酒一江湖,一妖一凰一天下武道凌天

    【叮!】
    【开始推演目标:李三元。】
    【推演中......】
    【承光三年,一月,李三元出生了。】
    亦如前面两次的模拟,
    随着眼前的视野,发生变化,高晚秋只感觉自己置身于环境之中,宛如一个透明人一样,通过第三人称的视角,观察着眼前的一切景象。
    【你出生于清河县的地主家庭,祖上曾有过一些田产,家境还算殷实,只是后来因为遭遇灾荒,到了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最终沦为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
    【你的父亲李怀仁,年轻时曾读过几年书,但因科举屡试不第,最终心灰意冷,回到家乡务农为生。】
    【作为家中独子,从小你备受父母宠爱,但因为家境贫寒,所以从小你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善于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来获取利益。】
    相较于前面两次,
    分别模拟了高晚秋和丞相常星翰,
    这一次,
    李三元的童年,可以说充满了市井气息。
    而从小顽皮的李三元,很快便展现出了熊孩子的本性。
    【承光十年,七岁的你与小伙伴在村口玩耍时,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你趁小贩不注意,偷偷拿了几串,然后飞快地跑开了,随后得意洋洋地把糖葫芦分给小伙伴们,“看,这就是本事!不用花钱也能吃到好东西!”】
    【这件事让你尝到了甜头,从此以后,你更加肆无忌惮地在村里捣乱、偷东西,无所不为。】
    看着眼前画面,
    难得一见,高晚秋没有出现太大的情绪波动。
    就真的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
    静静的注视着眼前一切。
    毕竟,
    高晚秋这一次的目的,就是想知晓叛军首领的名字。
    仅此而已。
    至于说李三元的童年经历,亦或者他曾经做过什么,为人如何,这些高晚秋根本不在乎。
    或者说,
    从上一次模拟中,知晓了李三元干预科举的事情后,在心中高晚秋就已经给他判了死刑。
    只不过现阶段,
    还不是对世家门阀动手的时机。
    ......
    【永昌元年,十二岁的你被父亲送入北海郡的书院读书,然而在书院的学习没有让你变的正直,反而学会了如何讨好权贵。】
    【你深知光靠学识,是没办法进入仕途,所以你刻意接近世家子弟,帮他们跑腿、写作业,甚至替他们背黑锅,你的阿谀奉承和溜须拍马,很快就赢得了那些世家子弟的欢心。】
    【永昌七年,书院中的一位世家子弟,在街上看见一位貌美少妇,但是在搏斗过程中不小心将对方掐死,因为担心被父亲责罚,他让你帮忙顶罪,并表示日后会报答,你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永昌九年,两年前打死少妇的世家子弟,在会试中因为成绩优异,考中举人成功进入仕途,临别前他告诉你,等你参加会试时,可以找他,他会帮忙安排一切。】
    【......】
    “真是该死!”
    “让一群这种蛀虫站在朝堂之上,当真是莫大的讽刺!”
    虽然对李三元的一切不在乎,
    可是,
    当高晚秋看到,
    这些无恶不作、视人命如草芥的世家子弟,完全不需要靠什么才学,只需要凭借出身、关系就能随便考中举人进入仕途时,
    心中,
    还是涌现出无尽的怒火!
    尤其是画面中的那位世家子弟,
    虽然并没有提起名字,对方也不过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容貌还略显青涩,
    可高晚秋还是认了出来,
    这人,分明就是现在的礼部尚书,崔德昌!
    而他的出身,
    便是北海崔家。
    同样也是一个传承数百年的世家。
    一想到,
    这些个世家,
    在朝中扎根数百年,关系盘根交错,不但把持着朝政,更是关闭了外人的一切上升渠道。
    在这一刻,
    高晚秋想要清除世家门阀的心,达到了顶峰!
    她知道,如果不清除掉这些毒瘤的话,齐国终有一天,会死在这上面!
    上一次的模拟,
    就是证据!
    一个个嘴上说着愿与齐国共存亡,结果叛军还没到呢,全都投降了!
    “一个是叛军......”
    “一个是世家门阀......”
    “压力还真是有些大啊!”
    -----------------
    【永昌十六年,二十八岁的你,通过关系考中了举人,随后你被任命为了平原县的县丞,而你的上司,同样也是出身北海郡的人。】
    【虽然在平原县只是担任一个小小的副职,但对于出身寒门的你来说,这已经是莫大的荣耀,同时你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那些穷苦百姓之所以穷困潦倒,是因为他们“愚笨无能”。】
    【永昌十九年,凭借溜须拍马的能力,你成功晋升为了黄县县令,但是在上任之后,面对当地的百姓疾苦你不但充耳不闻,反而巧立名目,大肆敛财。两年下来你共贪墨了十七万两白银,其中有一大半都被你用来打点关系。】

本文网址:https://zxxqy.com/xs/1/1616/8515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xxqy.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