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名字的学问
推荐阅读:七零军少夜夜宠温宁陆进扬、温宁陆进扬、玄幻:长生神子,证道何须退婚挖骨!、快穿:BE炮灰不按套路走、游侠青龙传、法兰西1794、三山阙、重生1982:从摆地摊开始走向巅峰、一鱼一酒一江湖,一妖一凰一天下、武道凌天、
名字的学问
有时候,一个人的姓名决定这个人的一生。”
这句话在三岁的女孩李素华后来的一生中得到了明确的印证。
汤若水的女儿原名叫孙静,后来改名为李素华是意义深远的。
土改运动结束后,土匪李二哥的大哥老红军李元善在太平镇镇长这把交椅上已历时一年之际。
原白党驻县部队的连长孙书拿着金城县红军军管会证明他主动投诚的文件来到了太平镇。
他一进门,妻子汤若水就惊喜地跑过去紧紧搂着他,好半天才松了手。
汤若水眼珠里噙着泪,脸上却笑着,“书哥,我去帮你泡杯茶,再弄菜温酒!”
一九五二年的春节喜庆的余韵还弥散在太平镇的家家户户,与往年不同的是人们活得更轻松更快活了。
正月初十的太阳似乎比以往的更为温暖明亮,街上的青石板被一场大雨擦得锃亮。
当孙书抱着女儿孙静买了一大把糖回来,汤若水已在桌子上摆好了酒菜。
夫妻二人对饮三杯之后,汤若水突然说:
“我想给静静改名,不知书哥同意不同意?”
“改名?孙静这个名不是好好的么?”
孙书满脸迷茫,汤若水给他斟了一杯酒,然后轻声对他说:
“是她大伯提的议,他大伯说一定得改!”
“她大伯?”
“是的,你还不晓得,二哥的大哥李元善,是全县有名的老红军,现在是我们太平镇镇长。”
“他十六岁就离家参加了红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立了许多战功。”
“如果不是他身上的枪伤,如果不是他时而不时有些轻微神经错乱,大嫂说他已经是县长了!”
孙书一下子兴奋了起来,他明白了汤若水要女儿孙静改名的用意。
后来他听到汤若水告诉自己今年的正月初三,县上来了两辆小车。
是县长和县委书记亲自提着礼品给李镇长拜年。
孙书高兴得举起杯:“来,若水,咱们为静静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大伯干杯!”
汤若水看孙书那高兴的样子,心里也就踏实了。
当初李元善给他提议,她心里还害怕孙书不同意。
此时看到孙书答应得如此爽快,她不由会心的笑了:“好,干杯!”
土改工作队给汤若水划成份的时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汤若水是土匪李二哥的小老婆,后来的丈夫又是白军连长。
但她又是李元善的弟媳。
工作组下面的人不敢擅自做主,就请示队长胡长锁。
胡长锁找到李元善,李元善没有多话,只给胡队长说了一句:
“汤若水是被土匪李元吉抢去成亲的,李元吉做的恶都与她沾不到边。”
“而且她的第二任丈夫孙书是主动投诚,你们就按政策给她划吧!”
胡长锁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把汤若水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汤若水曾经的老公是罪大恶极的土匪头子,但她却是一个受害者。
而她的第二任丈夫孙书又是一个主动投诚并且获得了军管会特赦的人。
最后由工作组长胡长锁拍板,把汤若水划成了“雇农”。
孙书和汤若水几经商量,决定把女儿改名为“李素华”。
吃完饭,孙书就说他还得到镇政府登记,汤若水一把拉住:
“先别急,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吧!”
说罢脸蛋露出一丝红晕。孙书轻轻握住若水的手,问她:
“你说,我如果去登记,他们将给我划个什么成份?”
汤若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给他讲了一件事。
她说关君庙那个哑老头有个儿子回来了,他在傅作一的部队当了整整八年兵,听说也是一个小官。
当时农会干部和村长贾新河要求工作队给他划成“兵痞”。
胡长锁翻开书本本骂道:
“本本上只有地主、富农、上中农、下中农、贫农、小土地出租、资本家、小商小贩、雇农、坏分子、二流子、反革命分子。”
“你们学了这么久的文件,怎么还没搞清楚?”
最后工作组和农会一商量,就给他划成了“贫农”,因为他在太平镇什么都没有。
但是乡邻背地里还是骂他兵痞,兵痞虽然名字不好听,但也算不上政治帽子。
跟着反动白党跑,挨老百姓的骂是应该的。
孙书听后点了点头,算心里有了底,他安慰若水:
“看来我顶多在老百姓心里算个‘兵痞’,而成份上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成份很重要啊,因为后代是无辜的,不能因为父母的罪过而受屈辱。”
汤若水提议孙书去镇政府登记之前先去李元善家拜望一下。
孙书点了点头,微笑着逗女儿:
“以后你就叫李素华了,朴素之间灼闪华丽,待会我们一起去看望你大伯,他家好多好多的糖。”
“不去,我怕!”
“怕啥呢?”孙书一把抱了女儿坐在自己的大腿上,笑咪咪地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时候,一个人的姓名决定这个人的一生。”
这句话在三岁的女孩李素华后来的一生中得到了明确的印证。
汤若水的女儿原名叫孙静,后来改名为李素华是意义深远的。
土改运动结束后,土匪李二哥的大哥老红军李元善在太平镇镇长这把交椅上已历时一年之际。
原白党驻县部队的连长孙书拿着金城县红军军管会证明他主动投诚的文件来到了太平镇。
他一进门,妻子汤若水就惊喜地跑过去紧紧搂着他,好半天才松了手。
汤若水眼珠里噙着泪,脸上却笑着,“书哥,我去帮你泡杯茶,再弄菜温酒!”
一九五二年的春节喜庆的余韵还弥散在太平镇的家家户户,与往年不同的是人们活得更轻松更快活了。
正月初十的太阳似乎比以往的更为温暖明亮,街上的青石板被一场大雨擦得锃亮。
当孙书抱着女儿孙静买了一大把糖回来,汤若水已在桌子上摆好了酒菜。
夫妻二人对饮三杯之后,汤若水突然说:
“我想给静静改名,不知书哥同意不同意?”
“改名?孙静这个名不是好好的么?”
孙书满脸迷茫,汤若水给他斟了一杯酒,然后轻声对他说:
“是她大伯提的议,他大伯说一定得改!”
“她大伯?”
“是的,你还不晓得,二哥的大哥李元善,是全县有名的老红军,现在是我们太平镇镇长。”
“他十六岁就离家参加了红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立了许多战功。”
“如果不是他身上的枪伤,如果不是他时而不时有些轻微神经错乱,大嫂说他已经是县长了!”
孙书一下子兴奋了起来,他明白了汤若水要女儿孙静改名的用意。
后来他听到汤若水告诉自己今年的正月初三,县上来了两辆小车。
是县长和县委书记亲自提着礼品给李镇长拜年。
孙书高兴得举起杯:“来,若水,咱们为静静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大伯干杯!”
汤若水看孙书那高兴的样子,心里也就踏实了。
当初李元善给他提议,她心里还害怕孙书不同意。
此时看到孙书答应得如此爽快,她不由会心的笑了:“好,干杯!”
土改工作队给汤若水划成份的时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汤若水是土匪李二哥的小老婆,后来的丈夫又是白军连长。
但她又是李元善的弟媳。
工作组下面的人不敢擅自做主,就请示队长胡长锁。
胡长锁找到李元善,李元善没有多话,只给胡队长说了一句:
“汤若水是被土匪李元吉抢去成亲的,李元吉做的恶都与她沾不到边。”
“而且她的第二任丈夫孙书是主动投诚,你们就按政策给她划吧!”
胡长锁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把汤若水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汤若水曾经的老公是罪大恶极的土匪头子,但她却是一个受害者。
而她的第二任丈夫孙书又是一个主动投诚并且获得了军管会特赦的人。
最后由工作组长胡长锁拍板,把汤若水划成了“雇农”。
孙书和汤若水几经商量,决定把女儿改名为“李素华”。
吃完饭,孙书就说他还得到镇政府登记,汤若水一把拉住:
“先别急,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吧!”
说罢脸蛋露出一丝红晕。孙书轻轻握住若水的手,问她:
“你说,我如果去登记,他们将给我划个什么成份?”
汤若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给他讲了一件事。
她说关君庙那个哑老头有个儿子回来了,他在傅作一的部队当了整整八年兵,听说也是一个小官。
当时农会干部和村长贾新河要求工作队给他划成“兵痞”。
胡长锁翻开书本本骂道:
“本本上只有地主、富农、上中农、下中农、贫农、小土地出租、资本家、小商小贩、雇农、坏分子、二流子、反革命分子。”
“你们学了这么久的文件,怎么还没搞清楚?”
最后工作组和农会一商量,就给他划成了“贫农”,因为他在太平镇什么都没有。
但是乡邻背地里还是骂他兵痞,兵痞虽然名字不好听,但也算不上政治帽子。
跟着反动白党跑,挨老百姓的骂是应该的。
孙书听后点了点头,算心里有了底,他安慰若水:
“看来我顶多在老百姓心里算个‘兵痞’,而成份上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成份很重要啊,因为后代是无辜的,不能因为父母的罪过而受屈辱。”
汤若水提议孙书去镇政府登记之前先去李元善家拜望一下。
孙书点了点头,微笑着逗女儿:
“以后你就叫李素华了,朴素之间灼闪华丽,待会我们一起去看望你大伯,他家好多好多的糖。”
“不去,我怕!”
“怕啥呢?”孙书一把抱了女儿坐在自己的大腿上,笑咪咪地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zxxqy.com/xs/1/1526/8159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xxqy.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