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小杜鹃
推荐阅读:七零军少夜夜宠温宁陆进扬、温宁陆进扬、玄幻:长生神子,证道何须退婚挖骨!、快穿:BE炮灰不按套路走、游侠青龙传、法兰西1794、三山阙、重生1982:从摆地摊开始走向巅峰、一鱼一酒一江湖,一妖一凰一天下、武道凌天、
文工团出发的日子定在了五月十八日,正好是周末。
文工团外出演出是常事,但这次好像特别轰动,大院里人人都在说,连林安安这宅女都能时常听到,这热度,可想而知。
做干粮的材料已经买好了,林安安自知功力不行,就约了罗婶子周六上门帮忙,不为别的,也想林子淮这个便宜弟弟能吃好些。
林安安把材料一一整理出来,摆在厨房的案板上。
面粉、芝麻、花生、盐和糖等都是买得最好的。
“安安呐,开开门。”
“来了。”
罗婶子背上还背着个小娃娃,是李露的第三个女儿。
小娃娃很乖,扑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罗婶子进门后,就把她往沙发上一放,她也不哭不闹,就安安静静坐着,自顾自把玩着一根小木棍,完全不吵闹。
楚明宇正在茶几上捣鼓他的破铜烂铁,见来了个小豆丁,立马自觉地担起了小哥哥的角色,“婶子,你去忙吧,我帮你看着妹妹。”
罗婶子笑弯了眼,“安安,你家兰姐儿跟宇哥儿可太懂事了,等你以后生了娃,你都不用咋操心,让他们给你看着就行。”
林安安:“......”
林安安尴尬地讪笑两声。
“做干粮用料必须得好,好料做出来的干粮才能放得久。婶子今天就好好教教你,咱们军区的女人啥都可以不会,这做干粮的手艺必须得学起来,以后男人外出,你就得给备上一点。”
“嗯,好的。”
罗婶子一边说着,一边撸起袖子,走进厨房,拿起放在案板上的材料各看了看,直夸林安安买得好。
“安安,做炒面的话,这面粉得先过筛子,把里面的杂质啥的都筛出去,这样炒出来的面才细腻好吃。”她熟练地拿起筛子,开始筛面粉。
林安安在一旁打下手,学得也十分认真。
“等筛完面粉,咱就开始炒。炒的时候火不能太大,得用小火慢慢炒,不然容易炒糊。”
罗婶子把筛好的面粉倒进锅里,开始翻炒起来。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面粉的香气。
“你闻闻这味儿,这就是炒面快好的味道,等面变成金黄色,就差不多了。”
林安安凑过去闻了闻,“嗯,好香啊!”
罗婶子笑了笑,“别急,这还没好呢!炒好面,咱还得调味,把盐、糖放进去,再加点芝麻和花生碎,味道就更好了。”
说着,她就把调料和芝麻、花生碎都放进锅里,继续翻炒。
炒好面,开始晾凉。
罗婶子又开始教林安安做烙饼,“做烙饼的话,这面粉和水的比例很重要,一般是一比零点六,这样揉出来的面团软硬适中。”
罗婶子的手特别巧,不一会儿就把面团揉好了。
只是她那柔面的动作……林安安觉得自己眼会手废。
“然后让面团醒一会儿。”
“好的。”
罗婶子洗了洗手,拉着林安安回正厅聊天。
“对了,你上次问我杜家的事,你跟杜家有矛盾啊?”
林安安一愣!
忽然想起来自己问过杜鹃,不过当时也就随口一问,没想到罗婶子居然记在心上了。
“没有,杜家闺女不是文工团的么,小姑娘很优秀,我就随便问问。”
罗婶子似松了口气般,“你是说他家那大女儿吧?我晓得,那小姑娘长得很漂亮的。”
“嗯,叫杜鹃。”
听罗婶子口风,林安安忽然有不太好的预感……
果然,她下一句就是:“这世界上啊,有后妈就有后爹,不管多苦啊,这娃就得跟在自己亲妈身边。”
林安安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这杜家是二婚啊?”
“可不是。”
罗婶子把外孙女抱到怀里,小家伙有些困了,她就一下下拍着。
楚明宇见小家伙睡了,家里又有大人说话,就赶忙跑了,说自己去隔壁玩了。
楚明兰倒是没动,就坐在小板凳上,一声不吭,也静静听着。
“老杜这人其实不错,以前是装甲兵,很是有些本事。后来娶了个外地媳妇,好像是广市那边的,人长得好,就是特别瘦小......”
杜母吃不了西北的苦,又生了个姑娘,感觉这日子没盼头,就跑了。
这人跑了杜家人也没办法,那时候知识欠缺得厉害,杜父虽然是军人,却依旧连结婚证明都没扯。
杜鹃从出生起就没有妈妈,爸爸又忙,还多亏了爷爷奶奶疼她,一点点喂着,也把她拉扯大了。
这年代人对婚姻的理念格外执着,总觉得家里没个女人,这日子是没法过好的。
所以在杜鹃四岁的时候,杜父又新娶了个媳妇,叫江碧兰。
小杜鹃一开始还很高兴,自己终于有妈妈了。
身边的人也都跟她说要乖,不能惹妈妈生气,要勤快、要懂事。否则这个妈妈也会像上个坏妈妈一样跑掉……
杜家爷爷奶奶特别识趣,想让江碧兰对小孙女好些,就不打扰他们一家子,立马回乡下去了。
文工团外出演出是常事,但这次好像特别轰动,大院里人人都在说,连林安安这宅女都能时常听到,这热度,可想而知。
做干粮的材料已经买好了,林安安自知功力不行,就约了罗婶子周六上门帮忙,不为别的,也想林子淮这个便宜弟弟能吃好些。
林安安把材料一一整理出来,摆在厨房的案板上。
面粉、芝麻、花生、盐和糖等都是买得最好的。
“安安呐,开开门。”
“来了。”
罗婶子背上还背着个小娃娃,是李露的第三个女儿。
小娃娃很乖,扑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罗婶子进门后,就把她往沙发上一放,她也不哭不闹,就安安静静坐着,自顾自把玩着一根小木棍,完全不吵闹。
楚明宇正在茶几上捣鼓他的破铜烂铁,见来了个小豆丁,立马自觉地担起了小哥哥的角色,“婶子,你去忙吧,我帮你看着妹妹。”
罗婶子笑弯了眼,“安安,你家兰姐儿跟宇哥儿可太懂事了,等你以后生了娃,你都不用咋操心,让他们给你看着就行。”
林安安:“......”
林安安尴尬地讪笑两声。
“做干粮用料必须得好,好料做出来的干粮才能放得久。婶子今天就好好教教你,咱们军区的女人啥都可以不会,这做干粮的手艺必须得学起来,以后男人外出,你就得给备上一点。”
“嗯,好的。”
罗婶子一边说着,一边撸起袖子,走进厨房,拿起放在案板上的材料各看了看,直夸林安安买得好。
“安安,做炒面的话,这面粉得先过筛子,把里面的杂质啥的都筛出去,这样炒出来的面才细腻好吃。”她熟练地拿起筛子,开始筛面粉。
林安安在一旁打下手,学得也十分认真。
“等筛完面粉,咱就开始炒。炒的时候火不能太大,得用小火慢慢炒,不然容易炒糊。”
罗婶子把筛好的面粉倒进锅里,开始翻炒起来。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面粉的香气。
“你闻闻这味儿,这就是炒面快好的味道,等面变成金黄色,就差不多了。”
林安安凑过去闻了闻,“嗯,好香啊!”
罗婶子笑了笑,“别急,这还没好呢!炒好面,咱还得调味,把盐、糖放进去,再加点芝麻和花生碎,味道就更好了。”
说着,她就把调料和芝麻、花生碎都放进锅里,继续翻炒。
炒好面,开始晾凉。
罗婶子又开始教林安安做烙饼,“做烙饼的话,这面粉和水的比例很重要,一般是一比零点六,这样揉出来的面团软硬适中。”
罗婶子的手特别巧,不一会儿就把面团揉好了。
只是她那柔面的动作……林安安觉得自己眼会手废。
“然后让面团醒一会儿。”
“好的。”
罗婶子洗了洗手,拉着林安安回正厅聊天。
“对了,你上次问我杜家的事,你跟杜家有矛盾啊?”
林安安一愣!
忽然想起来自己问过杜鹃,不过当时也就随口一问,没想到罗婶子居然记在心上了。
“没有,杜家闺女不是文工团的么,小姑娘很优秀,我就随便问问。”
罗婶子似松了口气般,“你是说他家那大女儿吧?我晓得,那小姑娘长得很漂亮的。”
“嗯,叫杜鹃。”
听罗婶子口风,林安安忽然有不太好的预感……
果然,她下一句就是:“这世界上啊,有后妈就有后爹,不管多苦啊,这娃就得跟在自己亲妈身边。”
林安安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这杜家是二婚啊?”
“可不是。”
罗婶子把外孙女抱到怀里,小家伙有些困了,她就一下下拍着。
楚明宇见小家伙睡了,家里又有大人说话,就赶忙跑了,说自己去隔壁玩了。
楚明兰倒是没动,就坐在小板凳上,一声不吭,也静静听着。
“老杜这人其实不错,以前是装甲兵,很是有些本事。后来娶了个外地媳妇,好像是广市那边的,人长得好,就是特别瘦小......”
杜母吃不了西北的苦,又生了个姑娘,感觉这日子没盼头,就跑了。
这人跑了杜家人也没办法,那时候知识欠缺得厉害,杜父虽然是军人,却依旧连结婚证明都没扯。
杜鹃从出生起就没有妈妈,爸爸又忙,还多亏了爷爷奶奶疼她,一点点喂着,也把她拉扯大了。
这年代人对婚姻的理念格外执着,总觉得家里没个女人,这日子是没法过好的。
所以在杜鹃四岁的时候,杜父又新娶了个媳妇,叫江碧兰。
小杜鹃一开始还很高兴,自己终于有妈妈了。
身边的人也都跟她说要乖,不能惹妈妈生气,要勤快、要懂事。否则这个妈妈也会像上个坏妈妈一样跑掉……
杜家爷爷奶奶特别识趣,想让江碧兰对小孙女好些,就不打扰他们一家子,立马回乡下去了。
本文网址:https://zxxqy.com/xs/1/1509/8079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xxqy.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