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难事一箩筐
推荐阅读:七零军少夜夜宠温宁陆进扬、温宁陆进扬、玄幻:长生神子,证道何须退婚挖骨!、快穿:BE炮灰不按套路走、游侠青龙传、法兰西1794、三山阙、重生1982:从摆地摊开始走向巅峰、一鱼一酒一江湖,一妖一凰一天下、武道凌天、
带着晶的日子对于单身男子杨永卫来是一件大难事。
最初来深圳的几天,他自己的公寓没有实,将晶暂时寄放在研究站合作方一名女同事家里。等到公寓租好,还没有正式搬进去,杨永卫又要出差。这一次他将晶交给申宜。晶白天读幼儿园,晚上则由申宜照顾。
出差归来,杨永卫没有去接晶,先将公寓收拾出来。收拾到晚上十点,他疲倦地躺在床上,很快进入浅睡状态,脑里回响晶在睡梦中发出的“妈妈、妈妈”的尖叫声。
他醒来,再次询问自己:“你为什么这样急切地想收养晶,到底是什么原因?若有缘,这个缘分来得太突然了吧。” 作为经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人,并不相信所谓灵异之事,可是他确确实实自从见到了晶以后便生出了强烈的亲近之感和收留之意,这用科学来解释有点不通。
“不管这么多了,顺应本心就好了。”杨永卫胡思乱想了一会,最终下定决心不再纠结这件事情。
到福利院作慈善是一时之举,就算长期坚持也只是在生活之余的好事。但是收养一个儿童接近于生育一个后代,需要一辈子坚持。杨永卫作过极为理智的分析,最终认定收养此子是顺应了本心的举动。
早上起床,杨永卫到超市购买女孩需要的生活用品。
杨永卫在家里提前列举了一个购物单,从吃、穿、住、行几个方面增添孩的物品。他原本以为东西不会太多,可是进入了超市以后,才发觉自己所列清单掉项太多。他将清单扔在一边,在超市慢慢转,觉得女孩需要便买。他买了女孩的内外衣裤、床上用品、洗涤用品等日用品,另外还有油、盐、酱、醋、茶、糖、碗筷等厨房用品。
走出超市时,夸张地提了两个大包。
杨永卫先将物品放回到家里,再来到研究站。他与申宜见面后,询问晶情况。
申宜道:“我给她洗澡的时候,发现背后、腿上还有些伤痕,估计是在福利院之前留下来的。我不知什么人这么狠心,当初晶更,怎么能打得下去。”
杨永卫的心猛地抽紧了,道:“希望在心理上没有留下后遗症。这得细心观察。”
申宜道: “你以后准备将晶带出国吗?”
杨永卫道:“我都回国了,为什么还要带她出国。”
申宜道:“那你还没有进入父亲思维,晶等几年就要读学了,在哪个学读书就必须考虑。公司以及这个公寓附近都没有好的学,以后读学要根据三对口的原则就近入学,晶就不能读高质量的学。”
杨永卫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些细节问题,道:“什么是三对口?”
申宜道:“所谓三对口原则是指学龄儿童与父母的户口、房屋产权证和实际居住地一致。如晶这种情况,学只能读比较差的学,很难进重点学。”
这些问题以前从来没有进入过杨永卫的脑袋里,经申宜提醒,他才意识到自己和晶的关系始终是不明不白的。整个白天,杨永卫只要空闲下来,就在想着如何解决自己和晶的身份问题,这个问题很难,让他这个科学狂人都没有合适的办法。
晚上,申宜主动带着晶来到杨永卫的公寓。
杨永卫临时暂住房间是典型的单身男子房间,房间布置得简明扼要,功能齐全,硬件不错。软件则黯然失色,缺乏家的温暖。为晶准备的房屋是单色调白色墙面。还有一个飘窗,平时可以坐在飘窗上面看书,喝点咖啡。书桌是由压模板做成,表面涂得十分光滑。床宽约一米三左右,靠在墙角。
“这个房间怎么样?”杨永卫自己觉得这是一间挺不错的儿童房。
申宜打量着房间,道:“你在家里是独子吗,有没有侄儿,或者其他孩子?”
杨永卫摇头道:“我在家里是独子。”
“难怪这样,杨总以后还有一个逐渐适应家里有孩的过程。”
“你的意思是这间儿童房不怎么样?”
“想听真话吗?”
“当然。”
申宜指着飘窗道:“晶这个年龄最活泼好动,飘窗几乎没有防护,非常危险,应该考虑加一个护栏,或者隐形防护网,防止孩子发生危险。这事马虎不得。”
杨永卫站在飘窗前,想象晶在其上玩耍的情景,道:“这一点确实要注意,我没有想到。”
“墙最好用点色彩丰富的纸,这样更温暖,不要让这个房间的色调与福利院接近。桌子是锐角,这不行的。”
申宜一口气给新建儿童房提出了七八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必须引起重视。杨永卫拿了一个本子,将申宜提出的建议全部记了下来。
申宜指完缺点,道:“杨总,欲速则不达。晶还在我那里住两天,等到房间收拾好了,再让她回来。”
杨永卫握着笔记本,道:“行,这是合理建议,等把房间收拾好以后,晶再回来,只是太麻烦你了。楼下有一家川菜馆做得挺正宗,晚上我们吃川菜。”
杨晶对新家的一切都很好奇,两个大人话之时,她静悄悄站在屋角,用警惕眼光看着新房子。
楼下川菜馆确实不错,几道传统川菜陆续上来,麻婆豆腐、回锅肉、水煮鱼、夫妻肺片、宫爆鸡丁、白菜豆腐汤,色、香、味俱佳,有效地调动了三人的食欲。
晶吃饭很快,不停夹菜,不停往嘴里扒拉,不一会功夫,就吃进去三碗米饭。虽然餐馆的饭碗比较,三碗米饭对于女孩来也不少了。
杨永卫有些心酸,道:“慢点吃,别撑着了。”
晶有些吃不下了,仍然顽强地夹起了一块宫爆鸡丁放进嘴里。
申宜道:“细嚼慢咽对身体好,以后要慢慢吃饭。”晶乖巧地点了点头。
三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就如一家人一样。
吃过饭,申宜有事先离开。杨永卫决定带晶到商场转一转,让她自己挑选一个玩具。
来到商场不久,晶怯生生地道:“我想要尿尿。”
杨永卫用最快的速度带着晶找到商场厕所,厕所设在偏僻角,灯光昏暗。杨永卫道:“那是女厕所,你自己进去,我在外面等你。”
晶双腿夹紧,尿意颇盛,但是她迟迟不肯进厕所,回头用企求的眼光看着杨永卫。
杨永卫蹲下身,对晶道:“我在外面等你,你自己进去吧。这里是商场,非常安全,你胆子要大一些,别怕。”
晶牵着杨永卫的手不放,满脸是祈求之色,道:“你陪我进去,爸爸。”
看着晶祈求的眼神,听到一声清脆的“爸爸”,杨永卫心软得象一团棉花,道:“晶,我肯定不能到女卫生间,我带你到男厕所去。”走到男卫生间,他探头往里看,只见一个男人站在里面抽烟,另一个男人对着便池正在起劲地嘘嘘。
这种情况下,实在不宜将晶带进男卫生间。杨永卫又牵着晶来到女卫生间,再次鼓励道:“晶要勇敢一点,爸爸,爸爸在外面陪你。”这是他第一次在晶面前自称“爸爸”,最初出口时还略有停顿,然后接着重复了一遍,这才顺口了些。
晶对未知之地颇有恐惧,虽然很想便,还是站在门口不进去,用力将杨永卫朝卫生间里拉。
一个年轻女子朝卫生间走来。
杨永卫如遇到救星一般,赶紧迎了上去,道:“麻烦你了,能带我女儿上卫生间吗?”年轻女子警惕地看了杨永卫一眼,脚步更快,昂首挺胸地走进了卫生间。
杨永卫顾不得反思自己是不是坏人,准备拉着晶就到安全通道的角里方便,到了这个时候,做点不文明的事情也是被逼出来的。
正要这时,又走来一个中年女子。这个中年女子听到杨永卫的求援,就带着晶进了卫生间。晶跟着中年女子走进卫生间的时候,还回头惊恐地望了一眼。杨永卫站门外朝着晶挥手,让她赶紧进去。
解决了晶入厕问题,这让杨永卫一阵轻松。
过了一会,中年女子牵着晶走了出来,态度不佳地斥责起杨永卫:“你这人怎么搞的,是怎样当爸爸的。孩子不能憋尿,对身体不好。”
杨永卫道:“我以后注意。”
那女子见杨永卫尴尬的神情,放缓了语气道:“你女儿的内裤被打湿了,等她妈妈回来后,赶紧换掉。”
晶知道自己闯了祸,害怕被处罚,低着头,手指握得紧紧的,关节都发白了。
杨永卫道:“谢谢你。”
女子用怀疑的眼光看了一眼杨永卫,转身问晶道:“他是谁?”
晶声音细细的,道:“我爸爸。”
女子又对杨永卫道:“你这个当爸爸的是不是很少带女儿。”
杨永卫点头道:“确实很少。”
女子道:“当爸爸的还是要多带一些,不能把所有事情都丢给妈妈。你的女儿非常乖巧,就是胆子太,应该多带她参加集体活动和户外活动。”她完以后,对晶亲切道:“我知道你是一个勇敢的女孩子,爸爸在外面等,要学会一个人到厕所。”
晶羞涩地点头。
再三谢过中年女子以后,杨永卫带着晶到商场里买了内裤,然后没有在商场停留,直接回家。
回家以后,便涉及到洗澡问题。如果是亲爹,这个年龄完全可以给晶洗澡。晶是养女,情况则稍显复杂。
杨永卫清楚地记得发生在美国的一起惨案:
一名单身的华裔父亲独自抚养女儿,从将女儿拉扯大,含辛茹苦地为女儿做着一切。他从帮助女儿洗澡,即使在女儿长大到10岁时也依旧如此。 但是有一天在学校的女儿无意被老师问道“在家中谁帮助你洗澡”时,这名女孩回答是“爸爸”。于是学校报警,当地儿童福利局介入,最终法庭判决这名10岁的女孩不能和父亲一起生活,要将女孩带走送到寄养家庭里。 这名父亲坚决反对,誓死要将女儿留在身边。于是在警方和儿童局工作人员上门强行要将女儿带走时,这名华裔父亲从厨房抄起一把菜刀,挡在屋门前并挥舞着,出于对自身和女孩的安全考虑,警员掏出枪将这名华裔父亲击毙了。
这件事情在华人群体中引起过广泛而激烈的讨论,杨永卫印象十分深刻,只是没有料到自己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与晶一起回到家里,杨永卫第一件事情就是翻阅《未成年人保护法》,寻找法律对此事的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父亲为女儿洗澡这类具体事情则没有明确规定。
杨永卫自我决定:“晶目前尚幼,生活不能自理,我可以为其洗澡。等到她满了六岁以后,就由她自己独立洗澡。”
解决了法律问题和心理问题以后,杨永卫为晶备好了内衣内裤,调好淋浴温度。当晶脱掉衣服时,后背上赫然出现两条醒目的伤痕。
杨永卫感到一阵心悸,问道:“背上的伤是谁打的?”晶道:“一个伯伯,让我去讨饭,我不去,他就用皮带打了我。很痛,我不勇敢,都哭了。”
杨永卫道:“用的什么皮带?”
晶指着杨永卫腰上的皮带,道:“就是这种皮带。。”
杨永卫道:“是夏天吗?你穿的什么衣服?”
晶仔细回想道:“我穿的是花裙子。”
杨永卫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坏子挥动着皮带抽在穿着红裙子的晶后背的场景,这个场景如此真实,让他胸口升起一股想要打人的怒火。他将怒火压进肚子里,问道:“晶,你还记得爸爸妈妈的名字吗,家在哪里?”
晶摇头道:“妈妈就是妈妈,记不起名字了。”
杨永卫道:“还记得爸爸吗?”
晶依然摇头。
杨永卫不再询问了,免得过多刺激晶。他挤了洗发液在手心,再抹到晶的头发上,道:“闭上眼睛,爸爸帮你洗头。”
晶乖巧地闭上眼睛,不让洗发液的泡泡流进眼睛里。
洗完澡以后,换上新衣服,晶就变成了一个干净、漂亮、带着香气的女孩。杨永卫在床边读了一会《安徒生童话》,晶就安静地睡着了。
杨永卫原本没有起夜的习惯,自从晶进了家门以后,他夜里起来两三次,主要是看晶有没有打铺盖,睡得好不好,还有一次是被晶梦中发出的尖叫声所惊醒。
早上起床,杨永卫开始为晶准备早餐以及上幼儿园的书包,虽然只是多了一个人,但是事情至少多了五倍。
幸好晶很听,不赖床,不挑食,减少了杨永卫许多麻烦。
将晶交到幼儿园老师手里,看着晶背着书包朝幼儿园教室走去,站在院外的杨永卫有些难过又颇为欣慰。
杨永卫是雷厉风行的人,上午就找人来安装隐形防盗网、贴墙纸、换窗帘。工人要价不低,他也没有迟疑,立刻给了高价,请假回去安装。
正守在家里看工人操作时,赵建设电话打了过来,道: “永卫,带女儿的感觉怎么样?”
杨永卫道:“收养晶是我这几年做出的最正确决定。师兄,那一套收养手续能不能转给我?以后晶要读书,需要这些手续。”
“公司给了一笔钱,已经把那个收养人打发走了,永远不会出现在世安面前,绝对没有后患了。”赵建设手里握着这一套完整的手续,但是他没有将这一套资料交给杨永卫,留下这一套资料有什么用,他并没有想好,也许有用,也许没有用,留着总是没有损失。
杨永卫道:“那人走了,以后我的收养手续怎么办?”
赵建设道:“你未满四十岁,且是未婚,根据法律没有办法给你办手续。等你满了四十,或者结了婚,再重新办手续。这是几年后的事情,现在最关键是磨合与那个女孩的关系。你放心,我亲自将那人送上火车的,临走时还用新手机换了他的老手机,将老手机踩烂后扔进了垃圾池。”
杨永卫道:“没有留他的联系方式?”
“这人是单身汉,长年在外面打工,留联系方式没有任何用处。” 赵建设将咖啡杯放在桌上,道:“那个人成为过去式了,你不要多想这件事情,也别花费太多精力。”
杨永卫放下电话,给福利院周院长打电话,结果对方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他这时突然想起了侯沧海,侯沧海是机关干部,做这些事情很在行。从侯沧海又联想到了侯水河,杨永卫心口又是一阵疼痛。
侯沧海此时开着夜车从高州回到江州。在车上,张兰想起父母的事情,意兴萧瑟,郁郁寡欢。
“面条厂地盘挺宽,可以加一条保健品的生产线,这是我承包面条厂的一个重要考量。”侯沧海有意谈起承包面条厂的事情,分散张兰注意力。
张兰道:“如果保健品做起来,最终还得在工业园区买地建厂,或者直接租厂房,何必在国营企业里面来修生产线。”
侯沧海道:“没事,我只是承包,不涉及产权。你知道我有工厂情节。锁厂老工人们都能生产自救,面条厂也应该行。”
在侯沧海前往南州看保健品工艺之时,江莉和团姐已经在和面条厂的上级部门矿务局开始谈面条厂承包之事。面条厂对于矿务局是一个包袱,每年要靠局里输血才能勉强维持。如今有人来承包这个厂,在保证工人现在工资待遇不降低前提下,不仅不用输血,还能收一点承包费,矿领导自然欢迎。
双方谈得很顺利,只等沧海公司董事长侯沧海过来签合同。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初来深圳的几天,他自己的公寓没有实,将晶暂时寄放在研究站合作方一名女同事家里。等到公寓租好,还没有正式搬进去,杨永卫又要出差。这一次他将晶交给申宜。晶白天读幼儿园,晚上则由申宜照顾。
出差归来,杨永卫没有去接晶,先将公寓收拾出来。收拾到晚上十点,他疲倦地躺在床上,很快进入浅睡状态,脑里回响晶在睡梦中发出的“妈妈、妈妈”的尖叫声。
他醒来,再次询问自己:“你为什么这样急切地想收养晶,到底是什么原因?若有缘,这个缘分来得太突然了吧。” 作为经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人,并不相信所谓灵异之事,可是他确确实实自从见到了晶以后便生出了强烈的亲近之感和收留之意,这用科学来解释有点不通。
“不管这么多了,顺应本心就好了。”杨永卫胡思乱想了一会,最终下定决心不再纠结这件事情。
到福利院作慈善是一时之举,就算长期坚持也只是在生活之余的好事。但是收养一个儿童接近于生育一个后代,需要一辈子坚持。杨永卫作过极为理智的分析,最终认定收养此子是顺应了本心的举动。
早上起床,杨永卫到超市购买女孩需要的生活用品。
杨永卫在家里提前列举了一个购物单,从吃、穿、住、行几个方面增添孩的物品。他原本以为东西不会太多,可是进入了超市以后,才发觉自己所列清单掉项太多。他将清单扔在一边,在超市慢慢转,觉得女孩需要便买。他买了女孩的内外衣裤、床上用品、洗涤用品等日用品,另外还有油、盐、酱、醋、茶、糖、碗筷等厨房用品。
走出超市时,夸张地提了两个大包。
杨永卫先将物品放回到家里,再来到研究站。他与申宜见面后,询问晶情况。
申宜道:“我给她洗澡的时候,发现背后、腿上还有些伤痕,估计是在福利院之前留下来的。我不知什么人这么狠心,当初晶更,怎么能打得下去。”
杨永卫的心猛地抽紧了,道:“希望在心理上没有留下后遗症。这得细心观察。”
申宜道: “你以后准备将晶带出国吗?”
杨永卫道:“我都回国了,为什么还要带她出国。”
申宜道:“那你还没有进入父亲思维,晶等几年就要读学了,在哪个学读书就必须考虑。公司以及这个公寓附近都没有好的学,以后读学要根据三对口的原则就近入学,晶就不能读高质量的学。”
杨永卫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些细节问题,道:“什么是三对口?”
申宜道:“所谓三对口原则是指学龄儿童与父母的户口、房屋产权证和实际居住地一致。如晶这种情况,学只能读比较差的学,很难进重点学。”
这些问题以前从来没有进入过杨永卫的脑袋里,经申宜提醒,他才意识到自己和晶的关系始终是不明不白的。整个白天,杨永卫只要空闲下来,就在想着如何解决自己和晶的身份问题,这个问题很难,让他这个科学狂人都没有合适的办法。
晚上,申宜主动带着晶来到杨永卫的公寓。
杨永卫临时暂住房间是典型的单身男子房间,房间布置得简明扼要,功能齐全,硬件不错。软件则黯然失色,缺乏家的温暖。为晶准备的房屋是单色调白色墙面。还有一个飘窗,平时可以坐在飘窗上面看书,喝点咖啡。书桌是由压模板做成,表面涂得十分光滑。床宽约一米三左右,靠在墙角。
“这个房间怎么样?”杨永卫自己觉得这是一间挺不错的儿童房。
申宜打量着房间,道:“你在家里是独子吗,有没有侄儿,或者其他孩子?”
杨永卫摇头道:“我在家里是独子。”
“难怪这样,杨总以后还有一个逐渐适应家里有孩的过程。”
“你的意思是这间儿童房不怎么样?”
“想听真话吗?”
“当然。”
申宜指着飘窗道:“晶这个年龄最活泼好动,飘窗几乎没有防护,非常危险,应该考虑加一个护栏,或者隐形防护网,防止孩子发生危险。这事马虎不得。”
杨永卫站在飘窗前,想象晶在其上玩耍的情景,道:“这一点确实要注意,我没有想到。”
“墙最好用点色彩丰富的纸,这样更温暖,不要让这个房间的色调与福利院接近。桌子是锐角,这不行的。”
申宜一口气给新建儿童房提出了七八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必须引起重视。杨永卫拿了一个本子,将申宜提出的建议全部记了下来。
申宜指完缺点,道:“杨总,欲速则不达。晶还在我那里住两天,等到房间收拾好了,再让她回来。”
杨永卫握着笔记本,道:“行,这是合理建议,等把房间收拾好以后,晶再回来,只是太麻烦你了。楼下有一家川菜馆做得挺正宗,晚上我们吃川菜。”
杨晶对新家的一切都很好奇,两个大人话之时,她静悄悄站在屋角,用警惕眼光看着新房子。
楼下川菜馆确实不错,几道传统川菜陆续上来,麻婆豆腐、回锅肉、水煮鱼、夫妻肺片、宫爆鸡丁、白菜豆腐汤,色、香、味俱佳,有效地调动了三人的食欲。
晶吃饭很快,不停夹菜,不停往嘴里扒拉,不一会功夫,就吃进去三碗米饭。虽然餐馆的饭碗比较,三碗米饭对于女孩来也不少了。
杨永卫有些心酸,道:“慢点吃,别撑着了。”
晶有些吃不下了,仍然顽强地夹起了一块宫爆鸡丁放进嘴里。
申宜道:“细嚼慢咽对身体好,以后要慢慢吃饭。”晶乖巧地点了点头。
三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就如一家人一样。
吃过饭,申宜有事先离开。杨永卫决定带晶到商场转一转,让她自己挑选一个玩具。
来到商场不久,晶怯生生地道:“我想要尿尿。”
杨永卫用最快的速度带着晶找到商场厕所,厕所设在偏僻角,灯光昏暗。杨永卫道:“那是女厕所,你自己进去,我在外面等你。”
晶双腿夹紧,尿意颇盛,但是她迟迟不肯进厕所,回头用企求的眼光看着杨永卫。
杨永卫蹲下身,对晶道:“我在外面等你,你自己进去吧。这里是商场,非常安全,你胆子要大一些,别怕。”
晶牵着杨永卫的手不放,满脸是祈求之色,道:“你陪我进去,爸爸。”
看着晶祈求的眼神,听到一声清脆的“爸爸”,杨永卫心软得象一团棉花,道:“晶,我肯定不能到女卫生间,我带你到男厕所去。”走到男卫生间,他探头往里看,只见一个男人站在里面抽烟,另一个男人对着便池正在起劲地嘘嘘。
这种情况下,实在不宜将晶带进男卫生间。杨永卫又牵着晶来到女卫生间,再次鼓励道:“晶要勇敢一点,爸爸,爸爸在外面陪你。”这是他第一次在晶面前自称“爸爸”,最初出口时还略有停顿,然后接着重复了一遍,这才顺口了些。
晶对未知之地颇有恐惧,虽然很想便,还是站在门口不进去,用力将杨永卫朝卫生间里拉。
一个年轻女子朝卫生间走来。
杨永卫如遇到救星一般,赶紧迎了上去,道:“麻烦你了,能带我女儿上卫生间吗?”年轻女子警惕地看了杨永卫一眼,脚步更快,昂首挺胸地走进了卫生间。
杨永卫顾不得反思自己是不是坏人,准备拉着晶就到安全通道的角里方便,到了这个时候,做点不文明的事情也是被逼出来的。
正要这时,又走来一个中年女子。这个中年女子听到杨永卫的求援,就带着晶进了卫生间。晶跟着中年女子走进卫生间的时候,还回头惊恐地望了一眼。杨永卫站门外朝着晶挥手,让她赶紧进去。
解决了晶入厕问题,这让杨永卫一阵轻松。
过了一会,中年女子牵着晶走了出来,态度不佳地斥责起杨永卫:“你这人怎么搞的,是怎样当爸爸的。孩子不能憋尿,对身体不好。”
杨永卫道:“我以后注意。”
那女子见杨永卫尴尬的神情,放缓了语气道:“你女儿的内裤被打湿了,等她妈妈回来后,赶紧换掉。”
晶知道自己闯了祸,害怕被处罚,低着头,手指握得紧紧的,关节都发白了。
杨永卫道:“谢谢你。”
女子用怀疑的眼光看了一眼杨永卫,转身问晶道:“他是谁?”
晶声音细细的,道:“我爸爸。”
女子又对杨永卫道:“你这个当爸爸的是不是很少带女儿。”
杨永卫点头道:“确实很少。”
女子道:“当爸爸的还是要多带一些,不能把所有事情都丢给妈妈。你的女儿非常乖巧,就是胆子太,应该多带她参加集体活动和户外活动。”她完以后,对晶亲切道:“我知道你是一个勇敢的女孩子,爸爸在外面等,要学会一个人到厕所。”
晶羞涩地点头。
再三谢过中年女子以后,杨永卫带着晶到商场里买了内裤,然后没有在商场停留,直接回家。
回家以后,便涉及到洗澡问题。如果是亲爹,这个年龄完全可以给晶洗澡。晶是养女,情况则稍显复杂。
杨永卫清楚地记得发生在美国的一起惨案:
一名单身的华裔父亲独自抚养女儿,从将女儿拉扯大,含辛茹苦地为女儿做着一切。他从帮助女儿洗澡,即使在女儿长大到10岁时也依旧如此。 但是有一天在学校的女儿无意被老师问道“在家中谁帮助你洗澡”时,这名女孩回答是“爸爸”。于是学校报警,当地儿童福利局介入,最终法庭判决这名10岁的女孩不能和父亲一起生活,要将女孩带走送到寄养家庭里。 这名父亲坚决反对,誓死要将女儿留在身边。于是在警方和儿童局工作人员上门强行要将女儿带走时,这名华裔父亲从厨房抄起一把菜刀,挡在屋门前并挥舞着,出于对自身和女孩的安全考虑,警员掏出枪将这名华裔父亲击毙了。
这件事情在华人群体中引起过广泛而激烈的讨论,杨永卫印象十分深刻,只是没有料到自己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与晶一起回到家里,杨永卫第一件事情就是翻阅《未成年人保护法》,寻找法律对此事的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父亲为女儿洗澡这类具体事情则没有明确规定。
杨永卫自我决定:“晶目前尚幼,生活不能自理,我可以为其洗澡。等到她满了六岁以后,就由她自己独立洗澡。”
解决了法律问题和心理问题以后,杨永卫为晶备好了内衣内裤,调好淋浴温度。当晶脱掉衣服时,后背上赫然出现两条醒目的伤痕。
杨永卫感到一阵心悸,问道:“背上的伤是谁打的?”晶道:“一个伯伯,让我去讨饭,我不去,他就用皮带打了我。很痛,我不勇敢,都哭了。”
杨永卫道:“用的什么皮带?”
晶指着杨永卫腰上的皮带,道:“就是这种皮带。。”
杨永卫道:“是夏天吗?你穿的什么衣服?”
晶仔细回想道:“我穿的是花裙子。”
杨永卫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坏子挥动着皮带抽在穿着红裙子的晶后背的场景,这个场景如此真实,让他胸口升起一股想要打人的怒火。他将怒火压进肚子里,问道:“晶,你还记得爸爸妈妈的名字吗,家在哪里?”
晶摇头道:“妈妈就是妈妈,记不起名字了。”
杨永卫道:“还记得爸爸吗?”
晶依然摇头。
杨永卫不再询问了,免得过多刺激晶。他挤了洗发液在手心,再抹到晶的头发上,道:“闭上眼睛,爸爸帮你洗头。”
晶乖巧地闭上眼睛,不让洗发液的泡泡流进眼睛里。
洗完澡以后,换上新衣服,晶就变成了一个干净、漂亮、带着香气的女孩。杨永卫在床边读了一会《安徒生童话》,晶就安静地睡着了。
杨永卫原本没有起夜的习惯,自从晶进了家门以后,他夜里起来两三次,主要是看晶有没有打铺盖,睡得好不好,还有一次是被晶梦中发出的尖叫声所惊醒。
早上起床,杨永卫开始为晶准备早餐以及上幼儿园的书包,虽然只是多了一个人,但是事情至少多了五倍。
幸好晶很听,不赖床,不挑食,减少了杨永卫许多麻烦。
将晶交到幼儿园老师手里,看着晶背着书包朝幼儿园教室走去,站在院外的杨永卫有些难过又颇为欣慰。
杨永卫是雷厉风行的人,上午就找人来安装隐形防盗网、贴墙纸、换窗帘。工人要价不低,他也没有迟疑,立刻给了高价,请假回去安装。
正守在家里看工人操作时,赵建设电话打了过来,道: “永卫,带女儿的感觉怎么样?”
杨永卫道:“收养晶是我这几年做出的最正确决定。师兄,那一套收养手续能不能转给我?以后晶要读书,需要这些手续。”
“公司给了一笔钱,已经把那个收养人打发走了,永远不会出现在世安面前,绝对没有后患了。”赵建设手里握着这一套完整的手续,但是他没有将这一套资料交给杨永卫,留下这一套资料有什么用,他并没有想好,也许有用,也许没有用,留着总是没有损失。
杨永卫道:“那人走了,以后我的收养手续怎么办?”
赵建设道:“你未满四十岁,且是未婚,根据法律没有办法给你办手续。等你满了四十,或者结了婚,再重新办手续。这是几年后的事情,现在最关键是磨合与那个女孩的关系。你放心,我亲自将那人送上火车的,临走时还用新手机换了他的老手机,将老手机踩烂后扔进了垃圾池。”
杨永卫道:“没有留他的联系方式?”
“这人是单身汉,长年在外面打工,留联系方式没有任何用处。” 赵建设将咖啡杯放在桌上,道:“那个人成为过去式了,你不要多想这件事情,也别花费太多精力。”
杨永卫放下电话,给福利院周院长打电话,结果对方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他这时突然想起了侯沧海,侯沧海是机关干部,做这些事情很在行。从侯沧海又联想到了侯水河,杨永卫心口又是一阵疼痛。
侯沧海此时开着夜车从高州回到江州。在车上,张兰想起父母的事情,意兴萧瑟,郁郁寡欢。
“面条厂地盘挺宽,可以加一条保健品的生产线,这是我承包面条厂的一个重要考量。”侯沧海有意谈起承包面条厂的事情,分散张兰注意力。
张兰道:“如果保健品做起来,最终还得在工业园区买地建厂,或者直接租厂房,何必在国营企业里面来修生产线。”
侯沧海道:“没事,我只是承包,不涉及产权。你知道我有工厂情节。锁厂老工人们都能生产自救,面条厂也应该行。”
在侯沧海前往南州看保健品工艺之时,江莉和团姐已经在和面条厂的上级部门矿务局开始谈面条厂承包之事。面条厂对于矿务局是一个包袱,每年要靠局里输血才能勉强维持。如今有人来承包这个厂,在保证工人现在工资待遇不降低前提下,不仅不用输血,还能收一点承包费,矿领导自然欢迎。
双方谈得很顺利,只等沧海公司董事长侯沧海过来签合同。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本文网址:https://zxxqy.com/xs/1/1459/7679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xxqy.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