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雪白的食盐二
推荐阅读:七零军少夜夜宠温宁陆进扬、温宁陆进扬、玄幻:长生神子,证道何须退婚挖骨!、快穿:BE炮灰不按套路走、游侠青龙传、法兰西1794、三山阙、重生1982:从摆地摊开始走向巅峰、一鱼一酒一江湖,一妖一凰一天下、武道凌天、
殷斌原本在扬州盐商中排第七。他的食盐行销范围就在湖广。
自从朱顺明在湖广突起,殷老七的食盐生意就一千丈,十成去了九成。
在去年底的粮食大战中,殷老七囤积的大批高价粮最后不得不低价卖给玖安粮行,更是让殷老七元气大伤,早没了昔日食盐在手天下我有的睥睨气概。
殷老七恨恨道:“这个朱二愣子如此胡来,咱们上京城告他去。难道如此放肆贩卖私盐,朝廷居然无法管束了不成?”
翟老幺讥讽道:“不定你还没到京城,就栽在大运河中了。听朱二愣子的水师在长江上横行无忌,想来也可以到大运河上逛逛……”
殷老七气得直发抖:“你……”
黄竹林打圆场道:“两位,不要争吵,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要想出个法子,看如何破解这个局面。争吵解决不了问题。”
黄竹林是仅次于胡万安的扬州第二大盐商,一向老辣持重。
去年底的粮食大战,扬州粮商损失惨重,大部分盐商都有损失,只有黄竹林没有参与进来,丝毫没有损失。
而且在接下来破产商人贱卖资产的时候低价吞进了一批优质资产,让黄府的财力更上一个台阶,整体实力直逼胡万安。
自从朱顺明出现在扬州,黄竹林就对朱顺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这个莫名崛起的另类,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巨大的武力。长沙卫五个千户所,至少三万精兵。更可怕的是,朱顺明有钱,有很多的钱。
长沙府周边税制改革,黄竹林有所了解。他粗略估计,朱顺明一年的税赋上千万两。
一想到扬州盐商面对的是一个手握重兵、桀骜不驯又有大把银钱的军阀,黄竹林就不寒而栗。
黄竹林安抚下殷老七和翟老幺,沉重道:“诸位,就老夫了解,朱顺明不缺钱。但他为何要千方百计降低食盐价格?他所图何在?”
众人互相对视,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不解。是呀,朱二愣子所图何事?要钱好办,在座的给位随便凑凑,几十百来万银子也凑得齐;要女人更好办,扬州瘦马虽然还没有闻名天下,但扬州出美女,寻常几十个美人对这些盐商来菜一碟。
胡万安接过话题道:“朱二愣子是要断了在座各位的财路,独揽食盐这门泼天的大买卖。”
“不可能……”
“那咱们怎么办?”
“跟他斗到底……”
众盐商顿时乱作一团,心惊胆战的、气愤填膺的、愤怒异常的……不一而足。
………………
盐商们没有得出任何有用的结论,只得忧心忡忡的散去,各自施展手段,看能否挽回局面。
翟老幺决定投靠朱顺明。
食盐买卖对翟老幺来不如粮食生意那么重要,将粮食从湖广运到西北九边才是翟老幺最挣钱的买卖。
翟老幺算是看出来了,朱顺明有钱有人马有关系背景,整个扬州盐商联合起来都拿他无可奈何。
既然无法对抗,何不投靠朱顺明,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翟老幺行事果断,想干就干。他联系上玖安粮行掌柜李赟才,得以拜见刚刚回到扬州的朱顺明。
吸收一部分、团结一部分、打击一部分,这是朱顺明斗争精神的精髓。面对投靠而来的扬州盐商,朱顺明十分高兴,热情的招待了翟君荟。
“朱大人,”翟君荟受宠若惊:“鄙人往九边之地输送粮草,经常往返山西湖广。九边严寒之地,物产不丰,常用牛马抵充粮草资费。鄙人无处放养如此多的牲畜,特地献给大人,还请大人笑纳。”
翟老幺也算人才,一下就击中了朱顺明的软肋。
朱顺明不缺银子,不缺粮食,不缺兵士,独独缺少战马。偌大一个南山牧场,只零星喂养了不到一千马匹,离大规模提供战马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
这些马匹还是朱顺明好不容易高价聚拢来的,花费不菲。
“翟老板,”朱顺明笑呵呵道:“咱们生意人,有钱大家一起赚。粮食我有,渠道你有。不如这样,咱俩合作,我出人出粮,你出关系,咱们将九边的生意做大,如何?”
………………
黄竹林送的是美人。
黄竹林做事,善于前期收集情报,抽丝剥茧,分析事情的本质,宁可错失,也不愿冒进。
去年底的粮食大战就是例子。扬州盐商见粮价暴涨,九成九参与进去,大肆囤粮。黄竹林总结前因后果,细细思量,吓出一身冷汗,不仅自己没有参与囤粮,更是告诫关系好的同僚,不要掉入朱二愣子的陷阱。
可惜能够克服贪念的人不多!
朱顺明二十出头,正是欲望强烈之时,虽然家有正妻妾,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朱二愣子十分克制,在扬州这种烟花之地,居然不去花街柳巷肆意人生。
一般人会觉得朱二愣子不爱女色,黄竹林却认为朱顺明是眼界太高,寻常庸脂俗粉难入他的眼。
黄府,朱顺明同黄竹林对饮交谈,俏丽丫头不时斟酒添菜,一个身形瘦、声音清脆的花旦在不远处咿咿呀呀的唱着戏曲,煞是好听。
“朱大人,玖安粮行低价贱卖食盐,弄得天下盐商叫苦不迭,朝廷亦收不到盐税。长此下去,恐怕……”
酒过三巡,黄竹林见朱顺明兴致很高,将话题扯到食盐上。
朱顺明听着曲,跟着拍子节奏抖动,随意道:“天下生意多的是,何必在食盐这棵树上吊死?”
“食盐从何而来?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此量大便宜之物,居然卖出天价。黄老板,你做了这么久食盐买卖,不觉得有违天和吗?”
“大明如今天灾人祸,朝政糜烂,每况愈下,跟食盐暴政有着莫大的关系呀!”朱顺明一本正经胡八道。
“两淮盐场不卖低价盐,没关系。大明沿海那么长,难道只有江淮产盐?”
黄竹林内心冰冷。看样子朱二愣子是铁了心要将食盐贱卖到底了。盐商好对付,朝廷的盐政、朝廷该收的盐税该如何面对?朱顺明没有明。但看他毫不在乎的样子,看他往日行事的条理,应该是早有腹案。
就算不做食盐生意,也不能得罪朱顺明这个看似鲁莽实则精明的军阀。
唱曲的花旦俏生生敬酒,声音有如珠玉盘,清亮脆爽。
“妾身畹芳,给大人敬酒。祝大人娇妻美妾,步步高升。”
朱顺明失笑。都没长开的丫头,居然一脸认真自称“妾身”。
“你曲子唱的真好,还是不要喝酒的好,免得坏了嗓子。”
畹芳有些意外,她抬头看了朱顺明一眼,乌黑的眼眸闪过一丝光亮。
自从朱顺明在湖广突起,殷老七的食盐生意就一千丈,十成去了九成。
在去年底的粮食大战中,殷老七囤积的大批高价粮最后不得不低价卖给玖安粮行,更是让殷老七元气大伤,早没了昔日食盐在手天下我有的睥睨气概。
殷老七恨恨道:“这个朱二愣子如此胡来,咱们上京城告他去。难道如此放肆贩卖私盐,朝廷居然无法管束了不成?”
翟老幺讥讽道:“不定你还没到京城,就栽在大运河中了。听朱二愣子的水师在长江上横行无忌,想来也可以到大运河上逛逛……”
殷老七气得直发抖:“你……”
黄竹林打圆场道:“两位,不要争吵,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要想出个法子,看如何破解这个局面。争吵解决不了问题。”
黄竹林是仅次于胡万安的扬州第二大盐商,一向老辣持重。
去年底的粮食大战,扬州粮商损失惨重,大部分盐商都有损失,只有黄竹林没有参与进来,丝毫没有损失。
而且在接下来破产商人贱卖资产的时候低价吞进了一批优质资产,让黄府的财力更上一个台阶,整体实力直逼胡万安。
自从朱顺明出现在扬州,黄竹林就对朱顺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这个莫名崛起的另类,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巨大的武力。长沙卫五个千户所,至少三万精兵。更可怕的是,朱顺明有钱,有很多的钱。
长沙府周边税制改革,黄竹林有所了解。他粗略估计,朱顺明一年的税赋上千万两。
一想到扬州盐商面对的是一个手握重兵、桀骜不驯又有大把银钱的军阀,黄竹林就不寒而栗。
黄竹林安抚下殷老七和翟老幺,沉重道:“诸位,就老夫了解,朱顺明不缺钱。但他为何要千方百计降低食盐价格?他所图何在?”
众人互相对视,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不解。是呀,朱二愣子所图何事?要钱好办,在座的给位随便凑凑,几十百来万银子也凑得齐;要女人更好办,扬州瘦马虽然还没有闻名天下,但扬州出美女,寻常几十个美人对这些盐商来菜一碟。
胡万安接过话题道:“朱二愣子是要断了在座各位的财路,独揽食盐这门泼天的大买卖。”
“不可能……”
“那咱们怎么办?”
“跟他斗到底……”
众盐商顿时乱作一团,心惊胆战的、气愤填膺的、愤怒异常的……不一而足。
………………
盐商们没有得出任何有用的结论,只得忧心忡忡的散去,各自施展手段,看能否挽回局面。
翟老幺决定投靠朱顺明。
食盐买卖对翟老幺来不如粮食生意那么重要,将粮食从湖广运到西北九边才是翟老幺最挣钱的买卖。
翟老幺算是看出来了,朱顺明有钱有人马有关系背景,整个扬州盐商联合起来都拿他无可奈何。
既然无法对抗,何不投靠朱顺明,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翟老幺行事果断,想干就干。他联系上玖安粮行掌柜李赟才,得以拜见刚刚回到扬州的朱顺明。
吸收一部分、团结一部分、打击一部分,这是朱顺明斗争精神的精髓。面对投靠而来的扬州盐商,朱顺明十分高兴,热情的招待了翟君荟。
“朱大人,”翟君荟受宠若惊:“鄙人往九边之地输送粮草,经常往返山西湖广。九边严寒之地,物产不丰,常用牛马抵充粮草资费。鄙人无处放养如此多的牲畜,特地献给大人,还请大人笑纳。”
翟老幺也算人才,一下就击中了朱顺明的软肋。
朱顺明不缺银子,不缺粮食,不缺兵士,独独缺少战马。偌大一个南山牧场,只零星喂养了不到一千马匹,离大规模提供战马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
这些马匹还是朱顺明好不容易高价聚拢来的,花费不菲。
“翟老板,”朱顺明笑呵呵道:“咱们生意人,有钱大家一起赚。粮食我有,渠道你有。不如这样,咱俩合作,我出人出粮,你出关系,咱们将九边的生意做大,如何?”
………………
黄竹林送的是美人。
黄竹林做事,善于前期收集情报,抽丝剥茧,分析事情的本质,宁可错失,也不愿冒进。
去年底的粮食大战就是例子。扬州盐商见粮价暴涨,九成九参与进去,大肆囤粮。黄竹林总结前因后果,细细思量,吓出一身冷汗,不仅自己没有参与囤粮,更是告诫关系好的同僚,不要掉入朱二愣子的陷阱。
可惜能够克服贪念的人不多!
朱顺明二十出头,正是欲望强烈之时,虽然家有正妻妾,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朱二愣子十分克制,在扬州这种烟花之地,居然不去花街柳巷肆意人生。
一般人会觉得朱二愣子不爱女色,黄竹林却认为朱顺明是眼界太高,寻常庸脂俗粉难入他的眼。
黄府,朱顺明同黄竹林对饮交谈,俏丽丫头不时斟酒添菜,一个身形瘦、声音清脆的花旦在不远处咿咿呀呀的唱着戏曲,煞是好听。
“朱大人,玖安粮行低价贱卖食盐,弄得天下盐商叫苦不迭,朝廷亦收不到盐税。长此下去,恐怕……”
酒过三巡,黄竹林见朱顺明兴致很高,将话题扯到食盐上。
朱顺明听着曲,跟着拍子节奏抖动,随意道:“天下生意多的是,何必在食盐这棵树上吊死?”
“食盐从何而来?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此量大便宜之物,居然卖出天价。黄老板,你做了这么久食盐买卖,不觉得有违天和吗?”
“大明如今天灾人祸,朝政糜烂,每况愈下,跟食盐暴政有着莫大的关系呀!”朱顺明一本正经胡八道。
“两淮盐场不卖低价盐,没关系。大明沿海那么长,难道只有江淮产盐?”
黄竹林内心冰冷。看样子朱二愣子是铁了心要将食盐贱卖到底了。盐商好对付,朝廷的盐政、朝廷该收的盐税该如何面对?朱顺明没有明。但看他毫不在乎的样子,看他往日行事的条理,应该是早有腹案。
就算不做食盐生意,也不能得罪朱顺明这个看似鲁莽实则精明的军阀。
唱曲的花旦俏生生敬酒,声音有如珠玉盘,清亮脆爽。
“妾身畹芳,给大人敬酒。祝大人娇妻美妾,步步高升。”
朱顺明失笑。都没长开的丫头,居然一脸认真自称“妾身”。
“你曲子唱的真好,还是不要喝酒的好,免得坏了嗓子。”
畹芳有些意外,她抬头看了朱顺明一眼,乌黑的眼眸闪过一丝光亮。
本文网址:https://zxxqy.com/xs/1/1291/6272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xxqy.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