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新年
推荐阅读:七零军少夜夜宠温宁陆进扬、温宁陆进扬、玄幻:长生神子,证道何须退婚挖骨!、快穿:BE炮灰不按套路走、游侠青龙传、法兰西1794、三山阙、重生1982:从摆地摊开始走向巅峰、一鱼一酒一江湖,一妖一凰一天下、武道凌天、
崇祯五年的春节热热闹闹来临。尽管天气寒冷,寒风凛冽,依旧阻挡不了兴奋的人们庆祝节日的热情。
今年真是个好年头呀。
城步县城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是朱顺明撒钱建设的受益者。几乎每家每户都存有余粮,可以给孩买件新衣服,可以给堂客们买上几件首饰胭脂水粉,可以给老人置办一副厚实黝黑的寿材。
朱魔王是个好人。
以前谈起朱魔王,大家吓得不敢出声。现在谈起朱魔王,都是戏谑的语调,心中对朱魔王的感激却是深埋心底。
也是哦,朱魔王那么大的权势,怎么会任由人亵渎他的名声呢?要是谁敢侮辱皇室或官府,早就给抓起砍头了。
哪像现在,谁都是开口闭口朱魔王,好像是朱顺明的诨名一样。
玖安镇同样陷入热闹的海洋。
朱顺明规划的玖安镇结构更加合理。镇中心宽敞平坦的玖安广场十分适合举办大型的群体活动。
作为玖安镇娱乐业的龙头老大,莞笑楼联合其他各娱乐行业,在春节期间举行了义演活动,地点就是玖安广场。
花枝招展的姑娘们翩翩起舞,白鼻子黑脸的丑插科打诨,英姿飒爽的花旦引吭高歌,地方口音的花鼓戏让人哄笑连连。
朱顺明全家盛装出行。朱老爷子和朱顺明还好,一身新棉袄、一顶新帽子、一双妇人亲手做的千层底棉鞋。
女人就不同,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精心雕琢化妆,努力将自己打扮得最美好。幸福的生活需要装扮表露出来。
李翠薇一身鹅黄色厚实长裙,裙摆上挂着长长的流苏,一条束腰勾勒出女人独有的柔和曲线。头上挽着发髻,插着步摇,步摇上镶着红宝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精美的耳坠一步三摇,衬托出秀气的脸庞和颇有福气的大耳垂。
半年的主母生涯让她的气质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往骄横公主气的性子变得宽容大气,自然熏陶出的上位者气息让她显得从容不迫、雍容华贵。她紧紧跟随了朱顺明的扩张步伐,当好了主母这个角色。
如玉穿着她最喜欢的粉色衣服,有些紧身的衣物让她曲线毕露、凹凸有致,身材惹火的程度让不少青壮年流鼻血,让老人家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让不少女人自惭形秽。
如玉直接管理内宅和工厂,身上多了一些精明简练,俏脸上有了一丝威严,行动举止颇有现代白骨精的风采。
如玉此刻倒是放下身份,如同女孩一般,同朱琳儿四处探望,不时购买一些玩意,时而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只是偶然望向朱顺明的眼神有些幽怨,埋怨他为何不给自己一个名分。虽然握有实权,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朱琳儿打扮得花枝招展,如同公主。在玖安镇、城步县,她确实是个公主。
朱琳儿性格开朗多了,不再是个怯生生的乡下丫头。敏感的女孩能感受到大哥眼中的溺爱和纵容,能看出周围人那种奉承和心翼翼,她自然就知道娇气了。朱琳儿展现出的孩子该有的活泼调皮,让她的亲娘又高兴担忧——再这样下去,她嫁得出去吗?
南下途中购买的丫头们一个个都开始绽放青春的美丽。
有了充足的伙食、安定的环境、不算艰辛的劳动,这些当初面黄肌瘦的丫头一个个出得水灵精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李定国等少年家丁们不时寻找机会进出朱府,装出偶遇的样子同她们搭讪。
朱老爷子感叹道:“多少年没见过如此热闹的新年了,还是万历年间才有过这番光景。大明的日子怎么会一年不如一年呢?”
“明儿呀,”朱老爷子转而聊到朱顺明身上:“你成亲已有半年,为何你媳妇仍未见喜?我朱家三代单传,子嗣为大,若是……你如今家大业大,当多多纳妾,广种广收。”
“如玉跟你几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选个日子,早点纳她入门,这样没名没分的不是回事。”
“吴郎中在这就好了。”朱老爷子念叨着。
朱顺明也有些纳闷,为何两女都未曾受孕,平日里可没采取什么措施呀。他也挺喜欢孩子的。
“好……”广场上爆发出一阵阵喝彩鼓掌声。
大舞台上正在表演木兰代父从军。饰演木兰的女演员翻身上马,一个漂亮的跃起,稳稳坐到马背上,手中长枪抖出一个枪花,赢得大伙喝彩。
玖安镇大肆招工,很多女人从家庭中走出,进入工厂。有了经济收入,获得了社会地位,女人的底气自然而然足了起来。社会上逐渐形成对女性的新的审美观。不再单纯是扬州瘦马般的柔弱纤顺,健硕、英姿飒爽、麻利能干的女子开始被男人接受。
朱顺明偶尔会想起没脑子的红娘子。这个简单倔强的姑娘,在混乱的北方过得好吗?
热热闹闹的新年直到元宵节出现一个高潮,真正的火树银花不夜天。灯谜、火船、舞龙舞狮、青年男女私会、对歌……将新年的氛围推向高潮。
几乎所有店铺门口都挂着灯谜,猜中的可以提走灯笼,还能免费领取店家准备的礼物。
就连莞笑楼都推出“猜灯谜免费过夜”的活动。众花魁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弄出千奇百怪的灯谜,以求度过一个谈感情不谈钱的夜晚。
………………
蛇女和妹妹莲蓉被关押起来后,再没人理会,除了每天有人送饭,几乎被人遗忘。
一想到朱顺明的铁石心肠,蛇女就恨得牙痒痒。自己这么有风情的妙龄女子,居然辣手摧花,往那么冰冷的水里面扔。
更气愤的是,妹妹如此与世无争、纯洁得就像一朵白莲花一般的女子,朱顺明也下得去手。真是铁石心肠。
想到朱顺明的强硬和冷酷,蛇女心中多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乱世之中,跟随强硬的头人是否更安全?更何况他居然知道那么多黑苗的秘密。
听着外面热闹非凡,蛇女突然心烦意乱。他不会将自己姐妹俩关押一辈子吧?想着会在阴暗潮湿的囚牢中度过一生,蛇女害怕得大声叫嚷:“来人……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妹妹莲蓉瞪着好看的大眼睛,微微一笑,轻轻道:“姐,这里不是很好吗?安静、安全、有吃有喝、没人打搅。好想在这里待一辈子。”
“你这疯子,你瞎了当然不在乎,你连死都不在乎,你还在乎什么?”蛇女失控道:“我还年轻,还有大把的好时光,我要出去……呜……我要出去……”
“那个汉人不会关你一辈子的,”莲蓉轻轻道:“那个汉人喜欢你,或者他喜欢你的肉体。”
“你怎么知道?你发现什么了?”蛇女脸色微红。
“你那么风骚,是个男人都喜欢。”莲蓉带着揶揄的笑容道:“那个汉人把你从水池中捞出来时,心跳加快,男子气息加重,呼吸急促,应该是看上你的肉体了。”
“你想想,你浑身湿透,就像没穿衣服一样,那股狐狸精的骚气还怎么隐藏?”
“给他也不是不行,”蛇女担忧道:“他知道玉女蛊的秘密,不能给他下蛊,如何保证他以后不变心?万一以后年老色衰,被他抛弃可如何是好?”
“你好像有点喜欢他?”
“哪有?没有。我怎么可能喜欢一个汉人。”蛇女矢口否认。
“我闻到你的骚味了,”莲蓉笑得很诡异:“发情的女人味道很特别,你不知道吗?”
蛇女恼羞成怒,娇嗔道:“你的鼻子能不能不要那么灵?比狗鼻子还灵,难怪上天惩罚你,让你变成瞎子。”
“我是喜欢他又怎么啦?女人不就是应该喜欢强壮的男人吗?他一只手就能拎起我,将我抛出老远,一下就征服了我……”
………………
朱老爷子的农庄开辟了上千亩荒地,都在水源边,是上好的良田。
他请了一百来人种地。农庄不是佃农模式,而是类似工厂的雇工模式。
半年下来,不仅没挣到钱,还净亏损五百多两。一算账,朱老爷子傻眼了。
刚开始时,朱顺明打算插手农庄的事,朱老爷子很不高兴。
“老子种地种了几十年,还不如你一个愣头青不成?不用你管,老子弄个大农庄让你瞧瞧。”
大农庄一直是朱老爷子的梦想。在陕西时力不从心,无力扩张。现在湖广,大把的荒地,充足的本钱,无人敢惹的后台,还能弄不好一个农庄?
结果事与愿违。
夏天播的种,秋天收割时,亩产居然不到一石。
一千多石谷子,折银两千两。除开雇工薪水一千五百两,工具农具五百多两,种子、伙食等开销五百多两,净亏损五百多两。这还不算田赋。
朱顺明一了解,不由得摇头。
朱老爷子事必躬亲,一副老把式的样子,完全没有技术顾问插手的机会。
朱老爷子将水稻种得跟麦一样,居然连扦插的步骤都没有,难怪产量不高。
干活的雇工倒是勤勤恳恳,但朱老爷子的瞎指挥干了不少错事,反反复复折腾,一个季节就耽搁了。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干,”朱顺明道:“你老跟着看看学学,种水稻跟种麦子不是同一回事。”
“开春后,看我给你打造一个江南生态循环农场。”
今年真是个好年头呀。
城步县城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是朱顺明撒钱建设的受益者。几乎每家每户都存有余粮,可以给孩买件新衣服,可以给堂客们买上几件首饰胭脂水粉,可以给老人置办一副厚实黝黑的寿材。
朱魔王是个好人。
以前谈起朱魔王,大家吓得不敢出声。现在谈起朱魔王,都是戏谑的语调,心中对朱魔王的感激却是深埋心底。
也是哦,朱魔王那么大的权势,怎么会任由人亵渎他的名声呢?要是谁敢侮辱皇室或官府,早就给抓起砍头了。
哪像现在,谁都是开口闭口朱魔王,好像是朱顺明的诨名一样。
玖安镇同样陷入热闹的海洋。
朱顺明规划的玖安镇结构更加合理。镇中心宽敞平坦的玖安广场十分适合举办大型的群体活动。
作为玖安镇娱乐业的龙头老大,莞笑楼联合其他各娱乐行业,在春节期间举行了义演活动,地点就是玖安广场。
花枝招展的姑娘们翩翩起舞,白鼻子黑脸的丑插科打诨,英姿飒爽的花旦引吭高歌,地方口音的花鼓戏让人哄笑连连。
朱顺明全家盛装出行。朱老爷子和朱顺明还好,一身新棉袄、一顶新帽子、一双妇人亲手做的千层底棉鞋。
女人就不同,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精心雕琢化妆,努力将自己打扮得最美好。幸福的生活需要装扮表露出来。
李翠薇一身鹅黄色厚实长裙,裙摆上挂着长长的流苏,一条束腰勾勒出女人独有的柔和曲线。头上挽着发髻,插着步摇,步摇上镶着红宝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精美的耳坠一步三摇,衬托出秀气的脸庞和颇有福气的大耳垂。
半年的主母生涯让她的气质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往骄横公主气的性子变得宽容大气,自然熏陶出的上位者气息让她显得从容不迫、雍容华贵。她紧紧跟随了朱顺明的扩张步伐,当好了主母这个角色。
如玉穿着她最喜欢的粉色衣服,有些紧身的衣物让她曲线毕露、凹凸有致,身材惹火的程度让不少青壮年流鼻血,让老人家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让不少女人自惭形秽。
如玉直接管理内宅和工厂,身上多了一些精明简练,俏脸上有了一丝威严,行动举止颇有现代白骨精的风采。
如玉此刻倒是放下身份,如同女孩一般,同朱琳儿四处探望,不时购买一些玩意,时而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只是偶然望向朱顺明的眼神有些幽怨,埋怨他为何不给自己一个名分。虽然握有实权,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朱琳儿打扮得花枝招展,如同公主。在玖安镇、城步县,她确实是个公主。
朱琳儿性格开朗多了,不再是个怯生生的乡下丫头。敏感的女孩能感受到大哥眼中的溺爱和纵容,能看出周围人那种奉承和心翼翼,她自然就知道娇气了。朱琳儿展现出的孩子该有的活泼调皮,让她的亲娘又高兴担忧——再这样下去,她嫁得出去吗?
南下途中购买的丫头们一个个都开始绽放青春的美丽。
有了充足的伙食、安定的环境、不算艰辛的劳动,这些当初面黄肌瘦的丫头一个个出得水灵精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李定国等少年家丁们不时寻找机会进出朱府,装出偶遇的样子同她们搭讪。
朱老爷子感叹道:“多少年没见过如此热闹的新年了,还是万历年间才有过这番光景。大明的日子怎么会一年不如一年呢?”
“明儿呀,”朱老爷子转而聊到朱顺明身上:“你成亲已有半年,为何你媳妇仍未见喜?我朱家三代单传,子嗣为大,若是……你如今家大业大,当多多纳妾,广种广收。”
“如玉跟你几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选个日子,早点纳她入门,这样没名没分的不是回事。”
“吴郎中在这就好了。”朱老爷子念叨着。
朱顺明也有些纳闷,为何两女都未曾受孕,平日里可没采取什么措施呀。他也挺喜欢孩子的。
“好……”广场上爆发出一阵阵喝彩鼓掌声。
大舞台上正在表演木兰代父从军。饰演木兰的女演员翻身上马,一个漂亮的跃起,稳稳坐到马背上,手中长枪抖出一个枪花,赢得大伙喝彩。
玖安镇大肆招工,很多女人从家庭中走出,进入工厂。有了经济收入,获得了社会地位,女人的底气自然而然足了起来。社会上逐渐形成对女性的新的审美观。不再单纯是扬州瘦马般的柔弱纤顺,健硕、英姿飒爽、麻利能干的女子开始被男人接受。
朱顺明偶尔会想起没脑子的红娘子。这个简单倔强的姑娘,在混乱的北方过得好吗?
热热闹闹的新年直到元宵节出现一个高潮,真正的火树银花不夜天。灯谜、火船、舞龙舞狮、青年男女私会、对歌……将新年的氛围推向高潮。
几乎所有店铺门口都挂着灯谜,猜中的可以提走灯笼,还能免费领取店家准备的礼物。
就连莞笑楼都推出“猜灯谜免费过夜”的活动。众花魁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弄出千奇百怪的灯谜,以求度过一个谈感情不谈钱的夜晚。
………………
蛇女和妹妹莲蓉被关押起来后,再没人理会,除了每天有人送饭,几乎被人遗忘。
一想到朱顺明的铁石心肠,蛇女就恨得牙痒痒。自己这么有风情的妙龄女子,居然辣手摧花,往那么冰冷的水里面扔。
更气愤的是,妹妹如此与世无争、纯洁得就像一朵白莲花一般的女子,朱顺明也下得去手。真是铁石心肠。
想到朱顺明的强硬和冷酷,蛇女心中多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乱世之中,跟随强硬的头人是否更安全?更何况他居然知道那么多黑苗的秘密。
听着外面热闹非凡,蛇女突然心烦意乱。他不会将自己姐妹俩关押一辈子吧?想着会在阴暗潮湿的囚牢中度过一生,蛇女害怕得大声叫嚷:“来人……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妹妹莲蓉瞪着好看的大眼睛,微微一笑,轻轻道:“姐,这里不是很好吗?安静、安全、有吃有喝、没人打搅。好想在这里待一辈子。”
“你这疯子,你瞎了当然不在乎,你连死都不在乎,你还在乎什么?”蛇女失控道:“我还年轻,还有大把的好时光,我要出去……呜……我要出去……”
“那个汉人不会关你一辈子的,”莲蓉轻轻道:“那个汉人喜欢你,或者他喜欢你的肉体。”
“你怎么知道?你发现什么了?”蛇女脸色微红。
“你那么风骚,是个男人都喜欢。”莲蓉带着揶揄的笑容道:“那个汉人把你从水池中捞出来时,心跳加快,男子气息加重,呼吸急促,应该是看上你的肉体了。”
“你想想,你浑身湿透,就像没穿衣服一样,那股狐狸精的骚气还怎么隐藏?”
“给他也不是不行,”蛇女担忧道:“他知道玉女蛊的秘密,不能给他下蛊,如何保证他以后不变心?万一以后年老色衰,被他抛弃可如何是好?”
“你好像有点喜欢他?”
“哪有?没有。我怎么可能喜欢一个汉人。”蛇女矢口否认。
“我闻到你的骚味了,”莲蓉笑得很诡异:“发情的女人味道很特别,你不知道吗?”
蛇女恼羞成怒,娇嗔道:“你的鼻子能不能不要那么灵?比狗鼻子还灵,难怪上天惩罚你,让你变成瞎子。”
“我是喜欢他又怎么啦?女人不就是应该喜欢强壮的男人吗?他一只手就能拎起我,将我抛出老远,一下就征服了我……”
………………
朱老爷子的农庄开辟了上千亩荒地,都在水源边,是上好的良田。
他请了一百来人种地。农庄不是佃农模式,而是类似工厂的雇工模式。
半年下来,不仅没挣到钱,还净亏损五百多两。一算账,朱老爷子傻眼了。
刚开始时,朱顺明打算插手农庄的事,朱老爷子很不高兴。
“老子种地种了几十年,还不如你一个愣头青不成?不用你管,老子弄个大农庄让你瞧瞧。”
大农庄一直是朱老爷子的梦想。在陕西时力不从心,无力扩张。现在湖广,大把的荒地,充足的本钱,无人敢惹的后台,还能弄不好一个农庄?
结果事与愿违。
夏天播的种,秋天收割时,亩产居然不到一石。
一千多石谷子,折银两千两。除开雇工薪水一千五百两,工具农具五百多两,种子、伙食等开销五百多两,净亏损五百多两。这还不算田赋。
朱顺明一了解,不由得摇头。
朱老爷子事必躬亲,一副老把式的样子,完全没有技术顾问插手的机会。
朱老爷子将水稻种得跟麦一样,居然连扦插的步骤都没有,难怪产量不高。
干活的雇工倒是勤勤恳恳,但朱老爷子的瞎指挥干了不少错事,反反复复折腾,一个季节就耽搁了。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干,”朱顺明道:“你老跟着看看学学,种水稻跟种麦子不是同一回事。”
“开春后,看我给你打造一个江南生态循环农场。”
本文网址:https://zxxqy.com/xs/1/1291/6271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xxqy.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